[发明专利]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0108.4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何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锋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9/029;A01G24/22;A01G24/27;A01G24/46;A01G24/28;A01G24/10;A01G24/20;A01G22/00;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夹层 盐碱地 改良 方法 | ||
1.一种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数计,将小麦秸秆15-23份、玉米秸秆14-20份、海藻泥12-18份和水5-9份充分混合后压缩成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为一端开口的长条形桶体,且所述长条形桶体的横切面为梯形;
在所述长条形桶体内填入混合有抗旱草籽的培植土;
按重量份数计,将苜蓿秸秆10-15份、甘蔗糖渣5-9份、腐殖质15-23份、水4-7份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Ⅰ;
按重量份数计,向30-50份所述混合物Ⅰ中添加土壤粘结剂3-7份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Ⅱ,将所述混合物Ⅱ压缩成片状的盖体;
将所述盖体叩设在填充有培植土的长条形桶体一端开口处,且所述盖体经外力压紧入所述长条形桶体的一端开口内不超过1.5cm制备获得横切面为梯形的夹层Ⅰ;
将多个所述夹层首尾衔接的依次排列成一夹层Ⅱ;
将多个所述夹层Ⅱ均匀间隔开设置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其中,多个所述夹层Ⅱ的相对较小底边朝向斜上方、所述夹层Ⅱ的相对较大底边抵触在待改善土壤裸露层;
在多个所述夹层Ⅱ之间填充土壤改良剂;
在多个所述夹层Ⅱ之上铺盖厚度6-10c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上一次性喷施1-2.5L/m2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的壁厚为2-5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厚度为1-3cm,且夹层Ⅱ的斜边上均匀穿设有多个贯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贯通孔的直径不超过2cm,所述多个贯通孔的相邻两个贯通孔之间的距离为2-5c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夹层Ⅱ之间的距离为30-50cm,任一个所述夹层Ⅱ的斜边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30-50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制备承载体的压力为30-50MPa;压缩制备盖体的压力为15-25MPa。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Ⅰ的横切面的厚度为5-15cm,长度为30-50cm,宽度为小于15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培植土包括以下组分:
待改善土壤表层土10-15份、腐殖质18-22份和生物有机肥22-43份,其中,待改善土壤表层土取自原覆盖在所述待改善土壤裸露层上方的厚度为2-5cm的土层;
抗旱草籽为高羊茅、黑麦草、百喜草、百慕大、日本结缕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草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缩制备承载体或压缩制备所述盖体之前,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苜蓿秸秆均分别经堆肥发酵处理5-15天,且含水量不超过1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夹层式盐碱地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组分:
粉碎至2-20目的芭蕉叶13-18份、椰壳碳粉10-15份、复合菌0.5-3份、生物有机肥10-15份、石膏粉8-12份和腐殖质35-4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锋,未经何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01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