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来源于大黄非药用部位的活性提取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0027.4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才让扎西;李茂星;马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首曲药源中藏药材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3/06;A61P1/14;A61P1/10;A23L33/105;A61K135/0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47300 甘肃省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来源于 大黄 药用 部位 活性 提取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来源于大黄非药用部位的活性提取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黄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根粗壮,内部多为黄色。根状茎顶端常残存有棕褐色膜,质托叶鞘;茎直立,中空,具细纵棱,基生叶成密集或稀疏莲座状,茎生叶互生;叶片多宽大,全缘、皱波或不同程度的分裂;花小,白绿色或紫红色,通常排列成圆锥状花絮、头状花絮或者穗状花絮。
大黄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其药用历史至少有两三千年,最早记载大黄的医籍是《神农本草经》。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大黄药用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 。另外,大黄还是欧洲人少数仍在使用的传统草药,被列入1988年大不列颠药典。大黄本身在美国不作为药物使用,但它的提取物作为一种松弛剂使用。
2015版《中国药典》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含有大黄的中成药超过200种,功效涉及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利湿退黄、化瘀降脂、健胃等。
雷湘等测定大黄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观察脏器组织学改变,发现中毒小鼠肝肿大,肝细胞和细胞间隙内均有瘀血,肾脏肾小球明显萎缩,管腔不干净、有管型。研究发现服用大黄药材(根和根茎)水提液后动物均表现出活动减少的症状,并且对胃肠道有一定得刺激作用,引起稀便甚至腹泻。
近30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的改变,高血脂人数逐年增加。《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显示: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40.40%,较往年呈大幅度上升。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含大黄、决明子等中药的各种降脂、减肥、瘦身保健药品或食品充斥市场,随之而来的各种副作用也越发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产品含有的蒽醌类成分,如番泻苷类,长期使用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如腹泻、腹痛等,且《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中药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中药不良反应与临床》等均记载了大黄药材对肝、肾、胃肠道、生殖系统和血液系统等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新的、作用温和而又安全有效的大黄替代品。
《唐本草》记载,大黄茎味酸,苦,寒,无毒,有醒酒,堪生啖,亦以解热之作用。《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大黄茎有通大便,清肠热的作用。《四部医典》、《妙音本草》、《晶珠本草》等藏医药典记载,大黄属植物的叶柄不仅生津止渴,还有消食、通便等功效,主治培根病(即消化不良)。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有食用大黄茎的习俗,其茎视为水果,去皮食用,可与苹果相媲美。
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早已广泛生产和消费食用大黄(国外专指叶柄、花茎)。美国每年速冻食用大黄3000~4000吨。近些年来,仅华盛顿和密执安等州,每年淡季在温室栽培食用大黄用于速冻加工达500至I000吨,英国每年用于堆藏加工的食用大黄达9000吨。
大黄作为一种蔬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于制作多种可爱的馅饼和餐后甜点。此外还有大黄沙拉、大黄酒、大黄汤、大黄蛋糕、大黄馅饼等。大黄茎也可鲜食,糖渍贮藏备用,或把它切成小块,在沸水中灼1分多钟,然后冷冻贮藏备用。这些食品除了它的特殊美味外,美国人公认它有助消化和利肝的作用,把它称作肝脏的清洁剂。
研究发现,大黄花茎及叶柄中营养成分丰富,富含多糖、蛋白质和粗纤维,苹果酸及果胶,氨基酸等成分。氨基酸组成全面,同时大黄含有人体必需的钙、镁、钾、钠、锌、铁、锰、铜、磷等矿物,其中钾、钙、镁、磷的含量较高,大黄茎、叶柄有机酸含量较高,与桃、李、杏及葡萄接近,因此,口感酸爽。
值得指出的是食用大黄的茎及叶柄部分有含量较丰富和凝冻力较强的果胶,它是由D-半乳糖醛酸甲氧酯形成的多聚糖,与水、糖和酸在适当比例配合下易形成胶冻,在人体胃肠中实际上不被消化,是属于膳食中的纤维组分之一。因此,利用这一不被消化的特性,除能促使肠道蠕动外,还可以给人提供“饱感”,因而已经被用来作为加工低能量食品的重要原料。果胶还是治疗胃肠道及胃溃疡等疾病的良好药剂,并与肠道有害物质结合,因而还有清洁肠道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首曲药源中藏药材加工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首曲药源中藏药材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0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外阴感染的配方
- 下一篇:一种治疗乙肝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