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磷酸锰锂/碳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9643.8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校刚;聂平;窦辉;邓海福;蒋江民;丁兵;吴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磷酸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磷酸锰锂/碳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中,碳包覆在磷酸锰锂颗粒表面,碳含量为8‑15 wt.%。制备方法是:以含锰化合物、磷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600‑750℃惰性气氛热处理0.5‑2 h得到M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磷酸锰锂/碳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工作范围宽、能量密度大、环境友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地应用在生产与生活的诸多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式智能设备(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以及电动汽车、通信基站、智能电网等大型储能领域。一般地,锂离子电池是由正极材料、隔膜、负极材料与电解液组成。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单一能量源,要求其能够储存和释放更高的能量,这对电池材料特别是正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负极材料相比,正极材料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对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输出动力电源迫切需求的形势下,开发更为合适的高电位正极材料已成为目前锂离子电池的重中之重。
橄榄石型磷酸锰锂(LiMnP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9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