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型燃气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8555.6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0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严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金良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L7/00;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李志明,王允辉 |
地址: | 52502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燃气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热设备,具体是一种燃气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也叫燃烧机,按照燃料可分为燃油燃烧器和燃气燃烧器;按照使用对象分为窑炉燃烧器和锅炉燃烧器;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工业用燃烧器、民用燃烧器及特种燃烧器。其中燃油燃烧器分为柴油和废机油燃烧器,燃气燃烧器分为天然气燃烧器、液化气燃烧器、城市煤气燃烧器、沼气燃烧器等。我们平常所说的燃烧器指的是锅炉燃烧器。按结构划分为:整体式燃烧器以及分体式燃烧器。 其中分体式燃烧器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其主要特征为燃烧系统、给风系统、控制系统等均分解安装,该种机器主要适合于大型设备或高温等特殊工作环境。现有的燃烧器的燃烧管道中的温度一般不超过650℃,比较浪费燃料,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高效型燃气燃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效型燃气燃烧器,包括气化组件、除尘组件、热交换组件和燃烧管,所述气化组件包括燃气生成仓、螺旋送料组件、烟气导管、点火器、传动轴和翻板,燃气生成仓的底部设有排灰口,所述燃气生成仓内设有水平的传动轴,所述翻板设在传动轴上,螺旋送料组件将生物质料送入燃气生成仓中并落在翻板上,点火器设在燃气生成仓内的翻板的上方,烟气导管的一端与燃气生成仓相通且与燃气生成仓的侧壁上部连接,另一端与除尘组件的烟气入口连接,除尘组件的烟气出口通过燃气传送管道与热交换组件的燃气导入管连接,热交换组件的燃气导出管连接有燃烧管;所述燃烧管内设有电子点火器和蒸汽喷嘴,所述蒸汽喷嘴通过蒸汽输送管与蒸汽生成机连接,燃烧管的管壁上的进风口与送风管的一端连接,送风管的另一端与风机连接;所述除尘组件由净化筒和灰尘收纳容器构成,净化筒设在灰尘收纳容器的顶部且与灰尘收纳容器连通,所述净化筒的顶部设有倒角,所述倒角形成的斜面上设有所述的烟气出口,所述净化筒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斜面相对的位置设有所述的烟气入口;所述热交换组件由内筒与外筒套装而成,内筒与外筒之间为热风通道,所述外筒上设有与热风通道相通的热风入口和热风出口,所述燃气导入管和燃气导出管分别从外筒穿入与内筒连通;所述燃气导出管设有一个以上,每个燃气导出管上都连接有所述的燃烧管;所述燃烧管的喷火端设有多个扰流板,所述多个扰流板的一端部与燃烧管的管壁内表面连接且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燃气生成仓的仓壁上设有观察筒,所述观察筒的端部设有玻璃镜片;所述燃气生成仓的排灰口处设有手动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在气化组件的基础上,增设了除尘组件以及热交换组件,裂解生成的烟气经除尘组件除尘后进入热交换组件进行二次气化,由于经过除尘组件后温度会稍微下降,故利用热风再给烟气进行加热,使交换器内的温度控制在280度左右,从而使气体中所含的焦油能够再次气化,从而使能源得到进一步利用。
由于采用上述蒸汽助燃的结构形式,在风机的作用下,可燃气体被吹入燃烧管内燃烧,此时烟气导管中的温度可达到750℃以上,而传统的烟气导管内的温度只有600℃左右,故与传统的燃烧机相比,温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燃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燃烧管的侧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热交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化组件; 2、除尘组件; 3、热交换组件; 4、燃烧管;5、风机;6、蒸汽生成机;7、燃气生成仓;8、螺旋送料组件;9、烟气导管;10、点火器;11、传动轴;12、翻板;13、排灰口;14、手动阀门;15、观察筒;16、烟气入口;17、烟气出口;18、燃气传送管道;19、燃气导入管;20、燃气导出管;21、扰流板;22、电子点火器;23、蒸汽喷嘴;24、蒸汽输送管;25、送风管;26、净化筒;27、灰尘收纳容器;28、斜面;29、内筒;30、外筒;31、热风通道;32、热风入口;33、热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金良,未经严金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8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带载波的通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线信号蓝牙探测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