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暗挖隧道施工用移动式台车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7694.7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0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雄;杨文富;陈通;朱自祥;杨家松;张焰;潘前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骨架 施工 台车门架 移动式台车 暗挖隧道 悬挂臂 液压撑杆 走行轮 浇筑混凝土 装置利用率 施工成本 施工进程 直接安装 左右两侧 施工节 适配 台车 走行 混凝土 养护 伸出 悬挂 轨道 配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挖隧道施工用移动式台车,包括台车门架,安装在所述台车门架下方的走行轮,以及和所述走行轮相适配的配套轨道,在所述台车门架的左右两侧分别伸出悬挂臂,所述悬挂臂连接有模板骨架,所述台车门架和所述模板骨架之间还设有液压撑杆。在暗挖隧道施工中,若采用上述移动式台车进行施工,所述模板骨架通过悬挂臂可直接悬挂在台车上,通过液压撑杆调整模板骨架的位置并定位后,可在模板骨架外侧直接安装施工用模板,之后再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施工方便快捷,可大大加快施工进程;施工完成后,将所述模板和混凝土相互分离,收回模板后,台车可直接走行至下一施工节段施工,装置利用率高,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暗挖隧道施工用移动式台车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隧道的开挖方法进行分类,可分为明挖隧道和暗挖隧道。由于明挖法对周围环境干扰大、影响地面正常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越来越不适用,同时,暗挖法则由于其对现代城市环境的较强适应性,越来越应用于城市隧道建设中。
目前,暗挖隧道侧墙、风道、中板通常采用钢管搭设满堂支架、组合模板的方式进行施工,其主要施工顺序是底板→侧墙→风道→中板。该施工方法需要的支架、模板数量大,并且需要根据施工进度和流水步距逐节逐层搭设,存在资源投入大、进度慢、功效低、模板损耗高、安全风险源多、文明施工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暗挖隧道的现有施工方法存在资源投入大、进度慢、功效低、模板损耗高、安全风险源多、文明施工管理难度大的不足,提供一种暗挖隧道施工用移动式台车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暗挖隧道施工用移动式台车,包括台车门架,安装在所述台车门架下方的走行轮,以及和所述走行轮相适配的配套轨道,在所述台车门架的左右两侧分别伸出悬挂臂,所述悬挂臂连接有模板骨架,所述台车门架和所述模板骨架之间还设有液压撑杆。
在暗挖隧道的侧墙施工中,若采用上述移动式台车进行施工,所述模板骨架通过悬挂臂可直接悬挂在台车上,通过液压撑杆调整模板骨架的位置并定位后,可在模板骨架外侧直接安装施工用侧墙模板,之后再在侧墙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施工方便快捷,可大大加快施工进程。施工完成后,将所述侧墙模板和混凝土相互分离,收回侧墙模板后,台车可直接走行至下一施工节段施工,装置利用率高,节约了支架使用费、节段间转场搬运费、重复安装拆卸费,节约了侧墙模板加固措施费,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另一方面,移动台车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节段间转场、定位快速,施工效率高,且利用移动台车进行施工时场地整洁,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难度降低。
优选的,所述台车门架和所述模板骨架之间还设有若干根普通撑杆,辅助液压撑杆对模板骨架进行支撑,保证支撑强度。
优选的,所述模板骨架和所述悬挂臂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安装拆卸。
优选的,包括两个所述台车门架,两个所述台车门架之间通过台车间支撑杆可拆卸式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台车门架数量,且可拆卸式连接方式方便了台车门架的安装、运输和拆卸。
优选的,两个所述台车门架分别位于隧道中柱两侧,方便台车门架安装。
优选的,所述台车门架顶部还搭设有台车顶平台,并在所述台车顶平台上安装有风道模板和中板模板,用于风道和中板施工,所述风道模板、中板模板和所述台车顶平台可拆卸式连接,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方便转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7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