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PVC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6476.1 | 申请日: | 2017-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7/02;F16L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pvc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VC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PVC管。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煤矿用管材出现了用钢丝网结构增强作为中间增强层,一般用管材也有用钢丝螺旋缠绕涂以EVA预涂粘结剂作为中间层,如《中国专利》2002年3月27日公开的申请人:甘国工,申请号:01247511,申请日:2001年9月5日,发明名称:螺旋缠绕钢丝增强体的钢塑复合管,该螺旋缠绕钢丝增强体的钢塑复合管,包括位于管壁中的聚合物连续体,其特征是有由至少一根表面有粘结剂或粘结剂与聚合物共混物形成的粘结剂结构层的钢丝作左旋或右旋缠绕而形成的增强体,增强体置于聚合物连续体中且通过粘结剂结构层使钢丝与聚合物连续体牢固复合为一体,内承压能力高,使用范围广,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做成50-100米能够盘绕的软管,并且不能同时做成一定长度的管材,方便运输和各种场合使用。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叙述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PVC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PVC管。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的PVC管,包括纤维保护层,所述纤维保护层设置在该PVC管的最外圈;所述纤维保护层的内壁设置有纤维强化层;所述纤维强化层的内壁设置有钢丝增强层;所述钢丝增强层的内壁设置有网状增强层;所述网状增强层的内壁设置有纤维伸缩层;所述纤维伸缩层的内壁设置有纤维内圈层,所述纤维内圈层设置在该PVC管的最内圈。
优选的,所述纤维保护层设置在所有材料层的最外圈,其厚度设置为2mm。
优选的,所述纤维保护层采用芳纶或涤纶的一种编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纤维强化层采用红麻纤维或麻纤维的一种编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钢丝增强层采用锡、钼、钨的一种材料编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钢丝增强层为该PVC管的中性层。
优选的,所述网状增强层采用钢丝和芳纶或涤纶编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纤维内圈层为设置在该PVC管道的最内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的PVC管设计合理,由于纤维保护层设置在所有材料层的最外圈,其厚度设置为2mm,增强该PVC管结构外表面的光滑度,提高美观性,纤维保护层采用芳纶或涤纶的一种编制而成,提高该PVC管外表面的抗摩擦和抗挤压特性,提高该PVC管的实用性,延长该PVC管的使用寿命,纤维强化层采用红麻纤维或麻纤维的一种编制而成,提高该PVC管最外层的纤维保护层的硬度,提高该PVC管的抗弯性,钢丝增强层采用锡、钼、钨的一种材料编制而成,钢丝增强层为该PVC管的中性层,中性层在折弯时不产生伸长和缩短特性,使该PVC管折弯后仍能恢复原状,提高该PVC管的回弹性,增强该PVC管的实用性,网状增强层采用钢丝和芳纶或涤纶编制而成,网状纤维可增强该PVC管的抗拉、抗压、抗弯等综合性能,钢丝层使管道不发生位移、不会发生内壁胀管等现象,使该PVC管的韧性、强度和硬度均适中,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合,纤维内圈层为设置在该PVC管道的最内层,内圈层一种具有承压能力强,且承压能力可达0.4-3Mpa的内圈管道,爆破压力达到10Mpa,同时能够产生抗静电、耐高压和阻燃的作用,提高该PVC管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PVC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纤维内圈层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纤维保护层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纤维保护层,2、纤维强化层,3、钢丝增强层,4、网状增强层,5、纤维伸缩层,6、纤维内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6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