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4116.8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7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裴福彬;李明党;马恩慧;余昊轩;董云会;李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33/531;G01N27/327;G01N27/416;B82Y5/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h pt 纳米 复合材料 免疫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是采用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作为标记物,聚吡咯‑金纳米粒子作为基底,制备了一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肿瘤标志物抗原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的发病率高,且不易察觉,我国病例数相当庞大,占全世界病例数的55%,且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速度快,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然而肿瘤若在早期能够确诊治愈率还是很高的。肿瘤标志物与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检测人体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来推测是否患有肿瘤已经成为一种人们广泛认可的方法。
目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已经广泛用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结合了高特异性的免疫分析技术和高灵敏的电化学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制备简单、检测快速、成本低廉等优点,在临床检验、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控制、生物检测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中使用的Rh@Pt纳米枝晶不仅具有核壳状双金属的协同作用,还具有丰富的边缘和拐角处的原子,这使得Rh@Pt纳米枝晶具有优良的催化性。氨基化石墨烯纳米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负载大量的Rh@Pt纳米枝晶,同时氨基化石墨烯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够分散Rh@Pt纳米枝晶催化还原过氧化氢所产生的电子,以防止由于电子聚集而引起催化反应减缓。此外,Rh@Pt纳米枝晶的引入不仅使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还能有效防止了石墨烯的堆叠。因此,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作为信号放大器能够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聚吡咯作为导电聚合物,能加速电子传导,在形成聚吡咯-金纳米粒子后不仅具有聚吡咯的高导电性,还具有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很好的固载捕获抗体,同时金纳米粒子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聚吡咯的导电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的定量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将所制备的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应用于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定量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 一种基于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直径为3 ~ 5 mm的玻碳电极用Al2O3抛光粉打磨,超纯水、乙醇清洗干净;
(2)取6 µL、1 ~ 3 mg/mL的聚吡咯-金纳米粒子修饰到电极表面,室温下晾干,用超纯水冲洗电极表面,晾干;
(3)继续将6 µL、8 ~ 12 µg/mL的肿瘤标志物捕获抗体Ab1滴加到电极表面,4℃冰箱中干燥;
(4)继续将3 µL、0.5 ~ 1 wt%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滴加到电极表面,用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冲洗电极表面,4℃冰箱中晾干;
(5)滴加6 µL、0.0001 ~ 5 ng/mL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肿瘤标志物抗原Ag溶液,用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冲洗电极表面,4℃冰箱中干燥;
(6)将6 µL、1 ~ 3 mg/mL的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肿瘤标志物检测抗体Rh@Pt/NH2-GS/Ab2溶液,滴涂于电极表面上,置于4℃冰箱中孵化40 min后用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清洗电极,4℃冰箱中干燥,制得一种基于Rh@Pt纳米枝晶复合材料的免疫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4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