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漏结构及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3078.4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7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龙;廖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14 | 分类号: | B01D35/14;C02F1/00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11475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漏 结构 净水器 | ||
1.一种防漏结构,用于与净水器的滤芯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滤芯底部固定连接的上封水件、与上封水件配合的下封水件以及用于支撑或固定所述下封水件的基座;所述上封水件包括与滤芯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上均设有喇叭状开口,且在所述喇叭状开口处分别设有第一防漏件和第二防漏件;所述下封水件包括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当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分别插入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并顶起所述第一防漏件和第二防漏件时,使第一防漏件和第二防漏件与相应的喇叭状开口的壁面之间留有空隙,第一进水通道与第二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连通;当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分别抽出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防漏件和第二防漏件落下,第一进水通道与第二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漏件和第二防漏件均为球形结构,所述喇叭状开口与所述第一防漏件和第二防漏件接触的接触面为与所述第一防漏件和第二防漏件轮廓匹配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漏件和第二防漏件的正上方分别设有限位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水件包括固定于基座上的固定座和与固定座旋转配合的旋转座,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包括设于固定座上的进水口和设于旋转座上的进水管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包括设于固定座上的出水口和设于旋转座上的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与所述第一防漏件和第二防漏件配合,实现进水管道与第二进水通道、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的连通和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沿其中心轴线位置设有隔断件,和/或所述出水管道沿其中心轴线位置设有隔断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配合的两个弧形限位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水件包括与滤芯连通的第二排污通道,所述第二排污通道上设有喇叭状开口,且所述喇叭状开口处设有第三防漏件;所述下封水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排污通道配合的第一排污通道,所述第一排污通道通过与所述第三防漏件配合,实现第二排污通道和第一排污通道的连通和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污通道包括设于固定座上的排污口和设于旋转座上的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和第三防漏件配合,实现排污管道与第二排污通道的连通和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设于所述旋转座的旋转中心;所述排污管道内设有与排污管道形状匹配的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延伸至所述排污口内,且所述封堵件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排污口和所述排污管道的交界处。
10.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和防漏结构,所述防漏结构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30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