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和采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0227.1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1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雷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04;G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地 植物群落 多样性 调查 采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地生态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和采样方法。
背景技术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湿地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其作为人类和众多野生动植物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其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和采样对研究湿地生态环境极为重要。
目前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和采样中样点选择的常用方法是:①参照地图、考虑湿地沿岸地形、湖泊面积及可达性等因素设置采样点。②根据植被类型、植被分布特征、生境特征以能客观反映植物群落特征为原则设置采样点。③根据植被特点和群落镶嵌特征,采用均匀布点与重点区域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④网格划分方法:以各调查区域植被图为底图,将其划分为网格。网格包含普遍调查样方和重点区域。但是这些方法多是针对森林植物群落,且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样点选择方法过于简单具体操作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和采样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和采样方法,其包括:
1)、根据不同的湿地类型采取按照以下方式选择调查点:
河流湿地:以河流折向、自然状况、周边土地利用方式、行政归属、支流和水库位置以及采样点的可达性因素作为河流湿地采样点选取的依据;每个采样点设置4-6个样带,均匀分布在300m-1000m的距离内;
湖泊/库塘湿地:湖泊/库塘水面采用网格式均匀布点,兼顾湖泊局部污染状况设置采样密度;小型湖泊/库塘洲滩采样点设置采用等距离设置法,即根据库塘大小确定一个固定距离,按此距离环湿地设置采样点,每个采样点设置2-4个样带,均匀分布在100m-300m范围内;大型湖泊/库塘洲滩参照地图、沿岸地形、自然状况、周边土地利用类型、河流入口及出口、可达性因素确定采样点位置,每个采样点设置4-6个样带,均匀分布在300m-1000m范围内;
沼泽湿地:采用网格法均匀布点,同时根据沼泽中居民点、道路、污染情况进行调整;如有河流、湖泊分布,则采用河流、湖泊的布点方式;
2)、样带和样方设置:
样带设置方式如下:
所有样带垂直于水陆交界线,由4-6个样方组成,样方数量根据水分影响范围进行调整;样方之间相隔1-2m;每个样带中设水生植物样方1-2个,其余样方沿水分梯度在陆上排列;所调查库塘湿地的面积均大于1000hm2,样带长度为7-11m;
样方设置方式如下:
调查取样的范围包括:湿地内有沉水植物生长的水体、水陆过渡地带以及长期或季节性受湿地水分影响的区域;草本样方面积为1m×1m,记录样方内水深,以及植物数据;灌木样方2m×2m,记录内容和调查方法与草本样方相同;乔木样方20m×20m,记录植物数据;乔木样方内沿对角设置2个灌木样方,在四角及中央部位设置5个草本样方;灌木样方内沿对角设置2个草本样方;
3)、调查内容:
乔木样方:样方面积为20m×20m,样方间隔50m;对样方内乔木进行每木检尺,记录种名、胸径、树高和冠幅,已砍伐杨树记录种名和直径;每个乔木样方内设置五个灌木样方,分别位于四角和中心,面积为2m×2m,记录种名、株数、高度和盖度;每个灌木样方中心设置一个草本样方,另有五个草本样方随机分布于乔木样方内,面积1m×1m,记录种名、株数、高度、盖度和坐标信息;
洲滩草本植物调查样带和样方布设:采用样带法进行调查;每个调查点设置四条平行样带,相互距离为200m;在水深低于10cm的浅水、裸滩以及带状分布的植物群落中分别设置样方,样带内样方数量为10个,样方面积1m×1m,样方间距为10m,记录种名、株数、高度、盖度、水深和坐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02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