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7430.3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郝壮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0 | 分类号: | H04W8/20;H04W48/1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邓玉婷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接入 方法 电子设备 以及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移动终端。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利用第一通信通路发送对用户身份识别卡的请求至移动终端;电子设备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响应于所述请求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电子设备利用所获得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通信通路注册并接入网络,以进行数据业务的传输。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接入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移动终端,电子设备无需增加单独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无需占用单独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可以通过获取其他设备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与其他设备共享用户身份识别号段资源,达到共享数据流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以及物联网概念(5G)的发展,部分厂家开始推出基于物联网的终端设备(例如,车载互联产品)。分析现有的车载互联产品发现,车载互联网的接入本质上还是通过安装移动数据模块实现,即需要安装独立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来完成。但是其缺点是,需要固定、独立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这会增加额外的费用,灵活性差;每部汽车需要长期占用一个用户身份识别卡,用户身份识别号段资源浪费;数据成本独立核算,流量无法统筹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共享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移动终端,能够使基于物联网的终端设备与其他设备共享用户身份识别号段资源,共享数据流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利用第一通信通路发送对用户身份识别卡的请求至移动终端;
电子设备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响应于所述请求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
电子设备利用所获得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通信通路注册并接入网络,以进行数据业务的传输。
作为优选,电子设备利用所获得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利用第二通信通路注册并接入网络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鉴权请求信息并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响应于所述鉴权请求信息的鉴权响应信息,并利用所述鉴权响应信息进行网络鉴权。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设备接收鉴权请求信息并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响应于所述鉴权请求信息的鉴权响应信息,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利用第一通信通路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电子设备利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鉴权响应信息。
作为优选,电子设备利用第二通信通路注册并接入网络,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通路接收网络侧下发的鉴权请求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网络建立数据连接后,定期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数据流量使用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设备安装在车辆内,所述电子设备所获得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还用作所述车辆的启动允许信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从电子设备接收对用户身份识别卡的请求;
移动终端获取响应于所述请求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并发送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给所述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利用所述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实现接入网络。
作为优选,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鉴权请求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7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