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液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5511.X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6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良;郭洁;许超;司敬沛;俎建英;魏红;魏亮亮;张会芳;刘冰杰;贺平;贾斌;汪红;吴绪金;王会锋;赵光华;马莹;李淑芳;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8B9/08 | 分类号: | B08B9/08;B08B3/08;B08B3/10;C11D1/83;C11D3/04;C11D3/33;C11D3/6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酸 碱蒸煮超 净清 装置 及其 清洗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液,用以解决传统的酸缸过夜浸泡的低效率清洗。包括蒸煮锅、回流管和蒸煮架,蒸煮锅包括锅托、排液阀和盖子,盖子上设有连接口,回流管包括蛇形管和冷却腔,蛇形管内设有吸附盘,排液阀设于蒸煮锅底部、锅托设于蒸煮锅底部,所述锅托内设有加热模块,锅托上设有加热模块的控制面板,蒸煮架置于蒸煮锅内部,蒸煮架包括底板、限位杆和若干个晾杆。本发明的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及配套的清洗液配方,提高了洁净度,避免了传统清洗方式低效率,实现了化学分析实验室前处理器皿清洗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微量和痕量分析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实验前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液。
背景技术
化学分析实验室前处理过程中用到的试样消解容器(聚四氟乙烯消解罐、玻璃消解管等)、定容容器(容量瓶、比色管等)和量器(吸量管、量筒等)的超高洁净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控制点,尤其是微量和痕量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等)对所使用的消解、定容容器和量器等所有接触器皿都要求超高洁净度。
化学分析实验室试样前处理接触器皿传统的清洗方式是把器皿置于酸缸中室温浸泡或烧杯底部加热酸液浸泡数小时,这些传统的清洗方式效率较低下,仅对一些器皿表面上的松散附着的元素沾染性污染较为有效,对现在实验室较为常用的一些器皿特别是聚四氟乙烯消解罐表面上的紧密附着的元素沾染性污染和油脂薄层附着性污染清洗几乎没有效果,聚四氟乙烯消解罐长期积累的紧密附着于器皿表面的吸附性污染物对分析测试结果影响极大,常使吸附于污染物的各种金属离子带入样品消解溶液,极易产生“异常测定值”进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常用的清洁剂中常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甲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镁、乙氧基化硫酸酯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清洁对象不单一,清洁效果欠佳,对于油脂薄层附着性污染清洗一般选择弱碱或强碱清洗液,玻璃材质的酸缸是无法长久使用的。这些时候传统的清洗方法在现在的化学分析实验室超净清洗要求时基本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液,解决了传统清洗方式效率低下、微量和痕量分析实验器皿污染、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包括蒸煮锅、回流管和蒸煮架,蒸煮锅包括锅托、排液阀和盖子,盖子上设有连接口,回流管包括蛇形管和冷却腔,蛇形管内设有吸附盘,排液阀设于蒸煮锅下部、锅托设于蒸煮锅底部,所述锅托内设有加热模块,锅托上设有加热模块的控制面板,蒸煮架置于蒸煮锅内部,蒸煮架包括底板、限位杆和若干个晾杆。
所述吸附盘由上至下依次为防倒吸膜、石墨吸附层、酸碱消解层和气泡分离板,其中酸碱消解层可更换。
所述底板为下侧边缘设有齿,底板下方设有齿轮,齿轮与底板下方相啮合,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电机下方设有支撑杆;晾杆均匀分布在底板上,限位杆设于底板的中心,限位杆底部设有吸附盘,限位杆与均固定于蒸煮锅底部。
所述蛇形管上方设有出液口下方设有进液口。
所述蒸煮锅、蒸煮架、盖子、排液阀以及蒸煮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回流管采用石英材质制成。
所述加热模块为高密度高传导性石墨加热模块或PTC(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型陶瓷加热模块。
所述蒸煮锅内装有清洗液。
所述的耐酸碱蒸煮超净清洗装置的清洗液,包括以下组份:30-50wt%的硝酸、0-0.3wt%的十二烷基磺酸钠、0-0.2wt%的脂肪酸甘油酯、0-0.5wt%的乙二胺四乙酸,余量为去离子水,适用于清洗有金属离子残留、蛋白和油脂积累粘附的玻璃和聚四氟乙烯材质器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55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材制造熔深在线检测和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