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生产用晒坯盛放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4650.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鸥歌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支撑柱 晾晒架 侧滑 陶瓷生产 盛放 底座 两侧设置 上下移动 台本发明 磁铁块 导向杆 两侧面 陶瓷坯 卡嵌 位块 晾晒 贯穿 吸引 | ||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陶瓷生产用晒坯盛放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中间支撑柱,所述中间支撑柱的左右两侧面均设有多个晾晒架,该装置在中间支撑柱的两侧设置多个晾晒架,在每个晾晒架的一端均安装侧滑座,通过固定在中间支撑柱上的导向杆贯穿侧滑座,可实现侧滑座及其上的晾晒架在中间支撑柱上的上下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改变相邻两个晾晒架之间的间距的效果,从而满足不同高度的陶瓷坯的晾晒需要,通过设置在中间支撑柱上的卡位块与侧滑座上的卡槽之间的对应卡嵌,可实现对侧滑座的卡位,并通过两者上的磁铁块之间的相互吸引,实现对侧滑座的固定,也即实现对晾晒架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生产用晒坯盛放台。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汉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汉族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但是在制作陶瓷的流程中,有一个步骤是晒坯,顾名思义就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好进行晾晒,一般晾晒都是在专门的放置架上进行晾晒,但现有的晾晒架都是固定式设计,无法调节相邻连个晾晒板之间的距离,也就无法适应不同高度尺寸的陶瓷坯体的晾晒需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陶瓷生产用晒坯盛放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生产用晒坯盛放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生产用晒坯盛放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中间支撑柱,所述中间支撑柱的左右两侧面均设有多个晾晒架,所述中间支撑柱的前后两侧面的中间均固定安装有中间隔板,每个所述中间隔板的两侧面上均固定有多个第一磁铁块,所述中间隔板的两侧均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杆,且中间隔板的两侧均安装有多个卡位块,每个所述卡位块的两侧面上均固定有第二磁铁块,每个所述晾晒架靠近中间支撑柱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前后两个相互对称的侧滑座,每个所述导向杆均贯穿侧滑座,每个所述侧滑座的表面设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内部均固定有第三磁铁块,且每个侧滑座上位于所述卡槽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卡位块固定件,每个所述卡位块固定件靠近卡槽的侧面上均固定有第三磁铁块。
优选的,所述晾晒架在中间支撑柱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至少设有三个,在竖直方向上呈线性等距离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块在中间隔板的两侧面上均至少设有六个,呈线性等距离排列。
优选的,所述卡位块的个数和第一磁铁块的个数相等,二者之间相互对应,中间隔板上的第一磁铁块和卡位块上的第二磁铁块的形状及尺寸均相同,且二者之间为异性磁极相对。
优选的,所述卡位块和卡槽相互对应,二者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均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三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的形状及尺寸均相同,且二者之间为异性磁极相对。
优选的,所述卡位块与其两侧的第二磁铁块以及第三磁铁块三者的厚度之和等于卡槽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第三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相互对应,二者之间为异性磁极相对,且第三磁铁块的宽度为第二磁铁块宽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中间隔板及导向杆的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安装在中间支撑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鸥歌陶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鸥歌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4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