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功率控制冷凝除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3758.8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3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荣新智;赵轩;黄力;丁恒洪;赵继维;李贵雍;聂星;邓冠;方阳;陈忠雷;樊崇亮;吴胜义;胡宗镇;章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F25B49/00 | 分类号: | F25B49/00;F25B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553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功率 控制 冷凝 除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功率控制冷凝除湿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1)实时监测工作环境的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实时监测半导体制冷片冷端和热端的温度。2)CPU接收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3)根据CPU分析和处理后的数据,制冷片控制电路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电源的开关状态和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功率,风扇控制电路控制风扇的风速流量。4)半导体制冷片对工作环境进行制冷吸热。5)风扇通过工作环境的空气进行循环引流,快速降低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的温度,并将潮湿空气送入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从而使半导体制冷片产生凝露,达到对工作环境除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除湿领域,具体是一种自适应功率控制冷凝除湿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半导体制冷除湿技术基本成熟,在很多领域均可应用,但是,和传统除湿技术相比,半导体制冷元件的制造成本更高且功率有限,因此半导体除湿机的使用场景受到了限制。
现有的半导体除湿机生产厂家对于半导体制冷元件的功率问题和最佳除湿效果的表面风速流量问题并不重视,让半导体制冷器件和风扇一直处于满载工作状态。但是,满载工作状态的半导体除湿机不仅不能达到最佳除湿效果,反而容易使得半导体制冷器件和风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从而导致半导体除湿机的除湿效率降低和使用寿命缩短、除湿效果日益衰减。同时,现有的半导体除湿机只能够在夏天或是温度高于20摄氏度的时候才能够对电气柜进行除湿。当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时,如果除湿机还是全功率运行,那么,半导体除湿机大多数时间都会处于结霜、结冰状态,也就无法完全解决柜体内部的潮湿问题。
也就是说,现有的半导体除湿机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使得除湿效果衰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适应功率控制冷凝除湿方法,主要需要的设备包括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PU、制冷片控制电路、风扇控制电路、半导体制冷片和风扇。
自适应功率控制冷凝除湿方法的步骤如下:
1)利用所述气压传感器实时监测工作环境的大气压力值。
2)利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值。
3)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冷端温度和热端温度。
4)所述CPU接收所述气压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中记录的数据。所述CPU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主要步骤如下:
4.1)根据测量得到的环境气压值、环境温度值和环境湿度值计算当前环境下的露点温度值。
4.2)从所述温度传感器中采集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冷端温度值。将露点温度值和冷端温度值进行比较。如果露点温度值和冷端温度值相等,则执行步骤5。如果露点温度值和冷端温度值不相等,则执行步骤4.3。
4.3)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功率,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冷端温度值达到步骤4.1中计算得到的露点温度值。
5)根据所述CPU分析和处理后的数据,所述CPU向所述制冷片控制电路输送一个PWM控制信号。所述制冷片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源的开关状态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功率。PWM控制信号处于高电平期间,所述制冷片控制电路导通,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并开始工作。PWM控制信号处于低电平期间,所述制冷片控制电路闭合,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停止工作。对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所述制冷片控制电路的导通和关断时间。所述制冷片控制电路的导通和关断时间决定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平均制冷功率。
所述制冷片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3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