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7606.7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庆陆;石晓强;郑伟涛;武学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膏 光缆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包括套设在带油膏光缆的末端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具有与光缆具有外皮的部分插套配合的套接段,所述套接段压接固定在光缆上并与光缆的外周面密封,防护套内设有用于隔离光缆的末端与所述防护套远离套接段的一端的密封胶。该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带油膏光缆分线结构采用灌胶结构时难以避免光缆与分出的光纤之间发生相对转动、采用压接结构时在高温的情况下无法阻止油膏的溢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光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情况下光缆包括两根以上的光纤和抗拉元件,为了避免光纤磨损,一些光缆的外皮内具有油膏,能够起到润滑、密封作用。使用时,光缆铺设到终端后需要将其内的各根光纤分开,以单芯光纤的形式连接到不同的接收单元,这就需要使用分线器实现光缆的分线。另外,有些光缆中仅包含一根光纤,或者仅需要将其内多根光纤中的一根引出,此时分线器也可以仅用于将单根光纤引出。
对于带有油膏的光缆,现有的分线结构同普通的无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形式一致,分为灌胶结构和压接结构。灌胶结构难以解决光缆与分出的光纤之间发生相对转动问题;压接结构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但目前纯压接结构压接得再紧密也会存在间隙,油膏在高温的情况下会有部分油挥发,挥发的油滴分子将会从间隙溢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带油膏光缆分线结构采用灌胶结构时难以避免光缆与分出的光纤之间发生相对转动、采用压接结构时在高温的情况下无法阻止油膏的溢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 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包括套设在带油膏光缆的末端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具有与光缆具有外皮的部分插套配合的套接段,所述套接段压接固定在光缆上并与光缆的外周面密封,所述防护套远离套接段的一端设有供光纤引出的光纤引出孔,防护套内设有用于隔离光缆的末端与所述光纤引出孔的密封胶。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套并使防护套的套接段与光缆压接固定能够解决光缆与分出的光纤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问题,同时,套接段与光缆的外周面密封、防护套内设有用于隔离光缆的末端与所述光纤引出孔的密封胶,通过密封胶能够将光缆内的油膏密封在防护套内,保证油膏的密封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阻止油膏的溢出并避免光缆与分出的光纤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有利于提高光缆分线处的连接强度和传输可靠性。
方案2. 根据方案1所述的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光缆的外周面与所述套接段之间通过套接密封结构密封。设置套接密封结构能够更好地保证套接段与光缆之间的密封性能,提高可靠性。
方案3. 根据方案2所述的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所述套接密封结构由光缆的外周面与套接段之间的胶液固化形成。套接密封结构采用胶液固化形成作业方便,并且能够与压接工序实现配合,保证密封性能。
方案4. 根据方案1或2或3所述的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所述防护套远离套接段的一端为封堵端,所述封堵端的端面上设有供光纤引出的光纤引出孔。光纤引出孔在实现分出的光纤的引出的同时,能够减小防护套与外部连通的通道面积。
方案5. 根据方案4所述的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所述防护套远离套接段的一端设有用于形成所述封堵端的分线帽,所述分线帽包括与防护套插套配合的连接体和设在连接体一端的堵头板,所述光纤引出孔设置在所述堵头板上。设置分线帽便于光纤的引出操作,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光纤引出孔能够实现灌胶时子缆位置的固定。
方案6. 根据方案5所述的带油膏光缆的分线结构,所述连接体的外周面与的防护套之间设有分线帽密封结构。采用该方案能够更好地保证密封效果,进一步避免油膏的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7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