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06018.1 申请日: 2017-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7744836A 公开(公告)日: 2018-03-02
发明(设计)人: 李小年;赵佳;张群峰;丰枫;狄淑霞;翟媛媛;卢春山;许孝良;马磊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B01J31/30 分类号: B01J31/30;B01J31/22;B01J31/24;B01J31/28;C07C17/08;C07C21/06
代理公司: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代理人: 黄美娟,王兵
地址: 31001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负载 离子 液体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是第三大通用塑料,一般由其单体氯乙烯经聚合反应得到。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特点,煤基电石乙炔法制备氯乙烯是我国聚氯乙烯生产的主流工艺。工业上,现有合成氯乙烯所用的催化剂为氯化汞,由于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且合成得到的聚氯乙烯中含有少量汞而限制了聚氯乙烯的应用。因此,氯化汞催化剂将逐渐被淘汰,无汞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氯乙烯是电石法PVC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无汞催化剂主要以金属氯化物为活性组分,这其中尤以贵金属氯化物所表现出的催化活性最佳。金由于具有高的催化活性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汞应用于乙炔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的催化剂。然而,金基催化剂因其本身价格昂贵,工业化存在巨大挑战。相对而言,钌的储量大,价格相对便宜,是合适的催化剂金属活性组分。但是,负载型钌催化剂的缺点是催化乙炔氢氯化的活性较低,并且钌基催化剂中RuCl3活性组分易升华流失而导致催化剂不可逆的失活。这不仅会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而且会造成贵金属钌的流失,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会增加工业催化剂的使用成本。钌基催化剂中RuCl3活性组分易升华流失一方面是由于RuCl3活性组分在反应气氛下和乙炔易形成配合物而升华,另外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其与载体相互作用比较弱,而从载体表面流失。

针对Ru催化剂存在的以上问题,国内外研究机构主要从添加助剂、载体改性、离子液体改性等方面开展研究。(1)采用在钌活性组分中添加助剂的策略改善催化剂性能。文献(RSC Advances 3(2013)21062-21068)报导在球形活性炭负载钌催化剂(Ru/SAC)中加入Co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是该文献仅仅观测了在反应温度为170℃、V(HCl)/V(C2H2)=1.1/1、乙炔空速为180h-1的条件下反应48h的结果,对于工业应用,该反应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文献(RSC Advances 5(2015)37774-37779)报导了以RuCl3·H2O和KCl为前驱体,制备了球形活性炭负载K改性的Ru催化剂(Ru-K/SAC),并发现该催化剂比普通Ru/SAC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在反应温度为170℃、V(HCl)/V(C2H2)=1.1/1、乙炔空速为180h-1的条件下可实现C2H2转化率93.4%。但是,该文献的数据显示当反应时间达到48h后,转化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中国专利(CN 103894195 A)公开了负载型Ru-Bi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80℃、V(HCl)/V(C2H2)=1.15/1、乙炔空速为150h-1的条件下,乙炔初始转化率为99%,当钌的负载量为1%,Ru/Bi摩尔比为0.5时,催化剂寿命为300h。该催化剂寿命无法满足工业化应用的要求。

(2)通过载体改性改善催化剂性能。文献(RSC Advances 5(2015)86172-86178)报导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含-NO2、-NH2、-N-H-N等不同含N基团的掺杂活性炭;并以此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钌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都高于普通活性炭负载钌催化剂,并且Ru/AC-NHN催化剂显示了最佳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为180℃、V(HCl)/V(C2H2)=1.15/1、乙炔空速为360h-1的条件下,反应48h后,乙炔转化率从93.2%下降到91.8%。虽然催化剂活性下降较缓慢,但依然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对催化剂稳定性的要求。

(3)采用离子液体改性催化剂性能。文献(ACS catalysis 7(2017)3510-3520)报导了采用离子液体改性的活性炭负载钌为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当采用0.2%Ru@15%TPPB/AC为催化剂时,在反应温度为170℃、V(HCl)/V(C2H2)=1.15/1、乙炔空速为90h-1的条件下,反应400h后,乙炔转化率仍然能保持在99.3%,但是Ru的流失率达到了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6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