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聚糖基多功能微球及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5939.6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6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石长灿;冯亚凯;李娜;陈浩;杨啸;刘雯;席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24/08 | 分类号: | A61L24/08;A61L24/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250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聚糖 基多 功能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聚糖基多功能微球及制备方法及用途,其制备方法为:将天然聚糖配成水分散液,加入羧甲基糖类,具有促伤口愈合作用的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水相;乳化剂溶解于脂溶性溶剂中,得油相,将水相滴加至油相中,搅拌;滴加交联剂,搅拌;静置,使用第一种极性溶剂清洗,去掉油相,水层使用第二种极性溶剂清洗,沉淀出微球,将水层抽提,微球干燥,得到一种天然聚糖基多功能微球。本发明微球能有效封堵出血位点,促进止血,不含任何化学交联剂或其他助剂,生物安全性高,无溶血、可短期内降解吸收,本发明产品在完成创面止血的同时,还具有防止细菌的滋生,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止血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相容性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吸收的天然聚糖基多功能微球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不可控出血是造成战争、交通事故及其他意外伤害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在创伤急救和外科手术中经常要面对的难题。如何有效地完成创面止血,这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发快速、有效的止血材料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粉状止血材料由于其操作简便、创面贴合效果好,在外科手术止血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粉状止血材料主要分为硅铝酸盐类、壳聚糖类和生物制品类,例如Quickclot、Celox、HemCon、TachoComb H等。然而,硅铝酸盐类止血产品具有较好的止血性能,是一类不可生物降解产品,但后期应用发现,此类产品容易大量发热,导致组织被灼伤,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聚糖类产品具有的最大优势在于此类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美国Medafor公司生产的Arista微球的表面具有裂隙结构,增强了其对于水的吸附能力,然而由于其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了化学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三聚磷酸钠,导致其在降解过程中由于交联剂的残留,而产生一定的毒性,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在完成止血功能后,微球因为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易造成创面的细菌滋生及感染,进一步延缓伤口的愈合。有的产品通过在其中加入抑菌成分,如银离子、抗生素、季铵盐、壳聚糖等抗菌剂,来实现抗菌的目的。但银离子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也会导致不良的抗菌效果,季铵盐、壳聚糖等阳离子抗菌剂虽然有一定的抑菌性,但不具备广谱抗菌功能。而多巴胺、邻苯二酚、鞣酸均来自天然提取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性能,且可充当止血剂,目前,尚未有用上述几种天然提取物质作交联剂制备天然聚糖基多功能微球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止血性能好、不含任何化学交联剂或其他助剂、生物安全性高、无溶血、可短期内降解吸收、可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创面细菌感染的天然聚糖基多功能微球。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聚糖基多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聚糖基多功能微球的用途。
本发明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天然聚糖基多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天然聚糖分散在70-90℃的超纯水中,配成质量分数为5%-30%的分散液,然后加入相当于天然聚糖质量1%-6%的羧甲基糖类,加入相当于天然聚糖质量0%-2%的具有促伤口愈合作用的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水相;乳化剂溶解于45-75℃的脂溶性溶剂中,配成质量分数为0.03%-1%的溶液作为油相,在30-40℃、500-1000rpm条件下,按体积比为1:15-3的比例,将水相滴加至油相中,滴加完毕,继续搅拌30min-120min;将搅拌速度降至400-600rpm,滴加相当于天然聚糖质量5%-30%的交联剂,滴加完毕,将搅拌速度调为500-1000rpm继续搅拌2-5h;静置10-30min,使用第一种极性溶剂清洗3-5次,去掉油相,水层使用第二种极性溶剂清洗3-5次,沉淀出微球,将水层抽提,微球干燥,得到一种天然聚糖基多功能微球。
优选地,天然聚糖为羟乙基纤维素、壳聚糖、淀粉、海藻酸钠和透明质酸中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未经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5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