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禽电击晕效果的判定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02839.8 申请日: 2017-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9548839A 公开(公告)日: 2019-04-02
发明(设计)人: 岑美玲;浦兵;陈宪炎 申请(专利权)人: 容县科学实验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2B7/00 分类号: A22B7/00;A22B3/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75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判定 内筒 家禽 喷水管 电击 判定装置 振动电机 底板 进水管 投料口 外筒 不锈钢网状结构 外筒顶部 外筒内壁 外筒内部 出料口 观察窗 振动座 铰接 捕捉 震动 贯穿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禽电击晕效果的判定装置,包括判定外筒、捕捉圈、判定底板、振动电机、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观察窗,所述判定外筒内部安装有判定内筒,所述判定内筒采用不锈钢网状结构制成,所述判定内筒上侧安装有投料口,且投料口上侧贯穿判定外筒顶部设置,所述判定内筒内部偏下铰接有判定底板,所述判定外筒内底部通过振动座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判定内筒底部一侧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判定外筒内壁上部安装有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本发明一种家禽电击晕效果的判定装置,将电击晕的家禽放置在判定内筒内部,通过振动电机对判定内筒的家禽进行震动,同时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进行喷水,判定家禽的击晕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家禽电击晕效果的判定装置。

背景技术

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的。如由绿头鸭驯化成的家鸭中,北京鸭是良好的品种,年产70~120个蛋,而且制成的北京烤鸭,其美味已驰名中外。家禽除提供人类肉、蛋外,它们的羽毛和粪便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家禽的肉蛋营养丰富。家禽的肉富含蛋白质,同时也含有丰富的磷和其他矿物质,以及大量的复合维他命B。与多数牛肉和猪肉相比,家禽的肉脂肪更低,同时家禽的肝富含维他命A。对于小型农场和家庭饮食而言,家禽是相对更方便的活物,因为它们的个体体型较小。电击晕(电麻)是家禽家畜屠宰加工工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家禽宰杀前,通过瞬间击晕,除了可以有效防止家禽因紧张扑翅而造成的断翅和淤血,使家禽便于屠宰以外,也是促进放血,有效保证产品品质的手段。

现有的家禽电击晕效果的判定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家禽宰杀前,通过瞬间击晕,除了可以有效防止家禽因紧张扑翅而造成的断翅和淤血,当家禽电晕的程度较低时或存在装死的现象,在宰杀的过程中容易醒来,影响宰杀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禽电击晕效果的判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禽电击晕效果的判定装置,包括判定外筒、捕捉圈、判定底板、振动电机、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观察窗,所述判定外筒内部安装有判定内筒,所述判定内筒采用不锈钢网状结构制成,所述判定内筒上侧安装有投料口,且投料口上侧贯穿判定外筒顶部设置,所述判定内筒内部偏下铰接有判定底板,所述判定外筒内底部通过振动座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判定内筒底部一侧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判定外筒内壁上部安装有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所述判定外筒下侧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判定内筒内部设置有捕捉圈,所述第一进水管一侧连接有第一进水支管,所述第二喷水管一侧连接有第二进水支管,所述第一进水支管和第二进水支管一端连接有进水总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一侧安装有第一高压喷头和第二高压喷头,所述第一进水支管和第二进水支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捕捉圈一侧安装有捕捉杆,且捕捉杆伸出投料口,所述捕捉圈一侧安装有捕捉网。

优选的,所述判定外筒下侧安装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安装有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判定底板一端下部通过铰接座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传动连接有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判定内筒底部和判定外筒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判定外筒外壁安装有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电击晕的家禽放置在判定内筒内部,通过振动电机对判定内筒的家禽进行震动,同时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进行喷水,判定家禽的击晕程度,防止家禽电晕的程度较低时或存在装死的现象,在宰杀的过程中容易醒来,提高了宰杀效果,通过判定外筒下侧安装有出水口,便于冲洗水的集中排出进行收集重复利用,通过判定外筒外壁安装有观察窗,便于观察判定内筒的实时情况。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容县科学实验研究所,未经容县科学实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2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