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渠道间歇供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2829.4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温季;姜新;郭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E02B13/02;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共腾智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08 | 代理人: | 白海佳 |
地址: | 453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渠道 间歇 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水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渠道间歇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间歇灌溉主要应用在畦田灌溉或小沟灌溉。间歇灌溉技术是将灌溉水按周期间歇性地向沟畦供水,直至水流完全推进到沟(畦)尾端的一种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也称涌流灌溉技术,其水流下渗土壤是依靠自身重力和土壤毛细管力;整个灌水过程由若干个供水和停水周期循环组成,间断灌水造成在前一周期灌水长度的田面土壤干湿交替出现,则表层土壤结构性状随之发生变化形成致密层,灌溉水流在沟(畦)土壤湿润段的入渗能力降低,同时田面糙率减小也为后续供水过程的水流运动提供了良好的边界条件,提高了灌水质量和效率;根据大量的已有试验数据研究,跟传统的连续地面灌溉相比,间歇灌溉技术的优点突出:节水(比普通的沟、畦灌节水 15%~30%)、节能增产、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农业成本、灌水均匀、推进速度快、灌水质量高,减少深层渗漏、保肥,可利用浑浊水、污水进行灌溉等优点,并且该灌水技术简单易行,便于掌握应用,管理方便,所以是一种很适合我国国情的灌水方法;为推进间歇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波涌灌溉设备是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一节水灌溉方法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我国广大灌区多是采用渠道输水及现有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灌区运行管理水平及供水条件等因素,开发研制适合于我国大面积推广,能够在渠道上实现间歇灌溉的简易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间歇灌溉技术以众多的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身的优点,适应性是喷、滴灌不可代替的,但目前渠道间歇灌溉设备缺乏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
中国授权公告号CN103444495B公开了“一种横轴式水力自控多向间歇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计时水箱、分水水箱及设在分水水箱内的传动轮系组成;所述的传动轮系由传动轮系轴、弹簧、主动轮、从动轮、转向轮构成;传动轮系轴依次穿过弹簧、主动轮、从动轮和转向轮安装在分水水箱内部;所述的分水水箱、计时水箱连接成一个整体,中间用隔板隔开,构成两个独立工作的水箱;虹吸管固定在计时水箱的底板上;计时水箱供水管固定在计时水箱的上部;计时水箱供水管另一端通过三通与总供水管相连;浮球阀固定在分水水箱上部;转向轴固定在计时水箱和分水水箱中间隔板上部的箱壁上;右转向轴轴承和左转向轴轴承紧邻并排分别固定在转向轴上;动力浮球固定轴固定在计时水箱上部的箱壁上,动力浮球固定轴上设有动力浮球固定轴轴承;动力浮球拉绳绕过动力浮球固定轴轴承以及右转向轴轴承将动力浮球和主动轮相连;复位浮球固定轴固定在计时水箱下部靠近底板的箱壁上,复位浮球固定轴上设有复位浮球固定轴轴承;复位浮球拉绳绕过复位浮球固定轴轴承和左转向轴轴承将复位浮球和主动轮相连;安装时,动力浮球、动力浮球拉绳以及复位浮球、复位浮球拉绳和主动轮尽量在一个竖直平面内,同时,动力浮球固定轴与复位浮球固定轴的安装位置以保证动力浮球和复位浮球可自由上下移动并且不相互影响碰撞即可;上放水孔、左放水孔、右放水孔之间呈120°夹角分布在分水水箱箱壁上的同一个同心圆上,传动轮系轴的一轴端固定在此同心圆圆心位置的分水箱箱壁上;传动轮系轴另一轴端垂直固定在另一侧分水箱箱壁上;弹簧固定销固定在远离同心圆圆心位置的分水箱箱壁的传动轮系轴轴端上,用于固定弹簧;转向轮刚性连接固定在传动轮系轴与具有同心圆圆心位置的分水水箱箱壁的连接处;转向轮上设置有一个转向轮放水孔,转向轮放水孔与上放水孔、左放水孔、右放水孔三个放水孔等径布置,即转向轮放水孔与上放水孔、左放水孔、右放水孔的直径相等,且转向轮放水孔分别与上放水孔、左放水孔、右放水孔完全吻合对正;从动轮刚性连接固定在传动轮系轴上;所述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弹簧固定销上,另一端与主动轮相接触,用于以适当的压力将主动轮顶压在从动轮上;主动轮可在传动轮系轴上转动;三块主动轮楔形挡块固定在主动轮轮盘上,并且在主动轮上呈120°分布;三块从动轮楔形挡块固定在从动轮轮盘上,亦在从动轮上呈120°分布,主动轮楔形挡块和从动轮楔形挡块相互咬合”;该装置仅适应管道小流量供水的情况,但农田地面灌溉流量较大,要么实现不了,要么装置巨大,且该装置的结构复杂,安装和维护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2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田自动保护环保安全装置
- 下一篇:自升式平台悬臂梁的建造合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