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感烟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1517.1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6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城;陈宇弘;靳东风;张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感烟探测器 | ||
本发明涉及消防火灾探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板、接收管、补偿管、至少一个发射管、阻隔栅以及透光罩。壳体上开设有探测窗口,透光罩盖设于探测窗口处,主控电路板与阻隔栅设于壳体内且自上而下层叠设置于透光罩上,接收管、补管以及发射管均设置于主控电路板上,阻隔栅上开设有容置发射管的容置腔、供接收管接收外部光线的通光通道以及用于将补偿管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接收管的补偿通道,补偿通道与通光通道相连通。这样,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发射管、接收管以及补偿管均能够避免外界烟雾的干扰与影响,因此,无需将光电感烟探测器拆开进行清洁维护,只需保证透光罩的透光性即可,降低日常维护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火灾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光电感烟探测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电感烟探测器是基于红外光散射原理而制成的。当探测器发出的红外光信号遇到烟雾颗粒时,会发生红外光的散射,散射的光被接收器接收,随着烟雾浓度的不同,接收器的接收电流也不同,这样烟雾浓度的变化就被转换成了接收电流的变化,接收的电流信号经信号放大和数模转换调理后数字化的烟雾浓度数据,通过微控制器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判断烟雾状态,达到探测烟雾的目的。而环境光中含有红外光成分,会对光电感烟探测器自身的红外信号的分析判断产生严重干扰,使探测器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基于这一原理而制成的光电感烟探测器大多需要有光学暗室来隔离环境光线,光学暗室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光电感烟探测器性能的优劣。
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光学暗室不是封闭的,它是基于光学几何和风道流体力学原理而设计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腔体,它在遮挡外界光线直射的同时能够便于让被测的烟雾随气流进入它的内部。在长期运行后,该光学暗室内部将会布满灰尘,虽然当前基于这一原理而制成的光电感烟探测器都设计有灰尘补偿算法,但补偿能力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感器的灵敏度将越来越灵敏,从而很容易导致误报。另一方面,光学暗室的清洁维护通常需要由人工进行拆卸清洗,所以维护成本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感烟探测器,旨在解决现有光电感烟探测器因采用光学暗室结构而需增加日常维护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板、接收管、补偿管、至少一个发射管、阻隔栅以及透光罩,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探测窗口,所述透光罩盖设于所述探测窗口处,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阻隔栅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自上而下层叠设置于所述透光罩上,所述接收管、所述补偿管以及所述发射管均设置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所述阻隔栅上开设有容置所述发射管的容置腔、供所述接收管接收外部光线的通光通道以及用于将所述补偿管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接收管的补偿通道,所述补偿通道与所述通光通道相连通,所述发射管发出第一光束,所述接收管在上半光接收周期内接收到所述第一光束,并且将所述第一光束的接收信号反馈至所述主控电路板记录为光照强度A,所述补偿管发出第二光束,所述接收管在下半光接收周期内接收到所述第二光束,并且将所述第二光束的接收信号反馈至所述主控电路板记录为光照强度B,所述主控电路板比对光接收周期内所述光照强度A与所述光照强度B的差值以判断环境中是否存在烟雾。
具体地,所述发射管为红外发射管,所述红外发射管发出的光束波长范围为850nm~940nm。
具体地,所述补偿管为红外补偿管,所述红外补偿管发出的光束波长范围为850nm~940nm。
具体地,所述接收管为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接收管接收的光束波长范围为850nm~940nm。
具体地,所述透光罩包括透光本体以及环形凸边,所述环形凸边由所述透光本体的侧壁水平向外凸伸形成,所述透光本体置于所述探测窗口内,所述环形凸边抵靠于所述探测窗口的外缘。
优选地,所述透光罩为亚克力透光罩。
具体地,所述发射管的光束发射口与所述接收管的光束接收口呈夹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1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合整地机土壤整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施肥的土地平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