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脊液分流流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5965.5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3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彬;康新;林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01F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丘鸿超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脊液 分流 流量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脑脊液分流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携带有同一热激励源信号的脑脊液流进任意两个采样点时,其采样的颜色特征信号的时间序列信号函数与时间形成的波形是相似的,并由此建立任意两个采样点间关于时间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该数学模型的时间函数的最大值,获得任意两个采样点之间的时间差,进而即可获得脑脊液的流速与流量;该方法具体实现如下,
在同一热激励源信号激发的情况下,携带有同一热激励源信号的脑脊液流进任意两个采样点,其颜色特征信号的时间序列信号函数与时间形成的波形是相似的,其时间序列信号函数存在以下关系:
关系式(1)中,Ti(t)、Tj(t)为所述两个采样点的时间序列信号函数,且Tj(t)=p·Ti(t-τ0),Tj(t+τ)=p·Ti(t-τ0+τ),0≤i≤n,0≤j≤n,且i≠j,i、j均为自然数,表示采样点编号,n为采样点个数,p为比例系数;
对于关系式(1),代入Ti(t)、Tj(t),则可得
显然,当且仅当τ=τ0时,取最大值,由此可见,τ0为脑脊液在两个采样点之间的流动时间;
由于两个采样点间的脑脊液流动时间、距离、管径已知,因此可求得脑脊液流速与流量;
所述热激励源信号作用于所述任意两个采样点之前的采样点,即热激励源信号作用于分流管上方的该采样点的人体表皮上,或者作用于分流管里的脑脊液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脊液分流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埋设于人体皮肤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脊液分流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激励源信号可为多个,该多个热激励源信号不需保证作用于所述任意两个采样点之前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采样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未经莆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59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