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拆卸打磨或抛光板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1630.6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7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盖多·瓦伦蒂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多·瓦伦蒂尼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意大利米兰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拆卸 打磨 抛光 工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10),用于解除在打磨或抛光设备的打磨或抛光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基于钩环织物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拆卸打磨或抛光板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打磨或抛光设备的运行时经常发生的打磨或抛光板更换时,必须从支撑板拆卸打磨或抛光板。通常,由打磨或抛光设备的使用者手动地去除打磨或抛光板,或者为此目的而使用为了其他目的而设置的工具,例如螺丝刀。打磨或抛光板的手动拆卸通常是费力且困难的。使用例如螺丝刀是不利的,因为存在损坏支撑板或支撑板的织物层的危险。一方面,由此使得新的打磨或抛光板在支撑板上的连接变得更加困难,或者使得这种连接的力降低。另一方面,当例如使用螺丝刀来拆卸打磨或抛光板时,存在部件从支撑板中破损或脱出的危险。由于这里所讨论的打磨或抛光设备借助支撑板的旋转来工作,所以支撑板的这种损坏造成了抛光设备的运行中的危险。支撑板的脱出部件产生了不平衡并且打磨或抛光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不再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解除在打磨或抛光设备的支撑板与打磨或抛光板之间的基于钩环织物的连接的工具。打磨或抛光板优选地是柔性的并且例如作为打磨纸或金刚砂纸、打磨或金刚砂织物,或者作为绵羊或羊毛罩、绵羊或羊毛盘,微纤维盘,毡片或由任意其他适用于抛光的材料制成的盘。该工具包括:手柄部,使用者能够经由手柄部握持住工具;和分离部,其被构造用于在从支撑板拆卸工具板时插入到工具板和支撑板之间。在旋转打磨机或偏心旋转打磨机或抛光设备的情况下,打磨或抛光板通常借助基于钩环织物的连接(以魔术贴的形式或的形式)能移除地固定在支撑板上。基于钩环织物的连接类似于魔术贴连接。在此,将具有多个钩的织物层附在打磨或抛光板上,而具有多个环的织物层布置在打磨或抛光设备的支撑板上。通过按压支撑板上的打磨或抛光板,钩与相应织物层的环连接,从而实现了在打磨或抛光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固定的,但通过剥离能移除的连接。借助该工具,打磨或抛光板能够以可靠的方式和方法从打磨或抛光设备的支撑板移除,而不会产生损坏支撑板的危险。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工具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工具的特征在于,分离部具有倒圆的尖端。这种倒圆的尖端使得在工具板从支撑板解除时,分离部能够插入在工具板和支撑板之间,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对支撑板的损坏,因为分离部的尖端是倒圆的并且没有尖锐的棱边。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分离部被构造为倒圆的。因此,这意味着作为分离部的棱边的区域在任何情况下都被倒圆,从而在分离部处不存在锋利棱边。换句话说,“倒圆的”意味着分离部不具有锋利的棱边,例如两个彼此成角度相交的直的表面。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工具中,所有这些棱边都是倒圆的,其中倒圆部被构造成使得一个前述棱边无法对支撑板造成损坏。这具有以下优点,即在插入工具之后,在打磨或抛光板与支撑板之间能够无危险地进行工具的扭转,而不损坏支撑板。因此不仅尖部而且工具的分离部的所有棱边都被倒圆。优选地,分离部的棱边被倒圆,使得分离部的倒圆部的半径超过0.5mm,特别是超过1mm,特别是超过1.5mm。
特别优选的是,分离部被构造成平坦的。这意味着分离部在一个平面中的延伸明显大于在与该平面正交的方向上的延伸。由此,分离部可以插入在打磨或抛光板与支撑板之间,由此通过插入分离部已经实现了在打磨或抛光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大面积分离,而分离部不必沿着支撑板推移。
还有利的是,分离部的厚度小于手柄部的厚度。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分离部在其整个延伸部分上基本上厚度相同,并且被构造成比手柄部更薄的。然而,分离部在整个延伸部分上基本上厚度相同并不是强制的。在该实施方式中,分离部实质上是薄的并且完全平坦的,并且因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和方法插入到打磨或抛光板与支撑板之间,而不损坏这些物品,并且打磨或抛光板可以从支撑板被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多·瓦伦蒂尼,未经盖多·瓦伦蒂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1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