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8206.6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4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洲;宫建军;汪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微特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H02K15/0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22531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生产方法,属于电机配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冲片:定子片落料冲槽一步完成,转子冲片以内圆定位,采用单工序冲槽;(2)叠压铁芯:将步骤(1)中完成冲槽的转子冲片自动叠片形成转子铁芯;(3)压装转子主体:采用热压和冷压结合的方式将转轴压入步骤(2)中叠压成的转子铁芯的轴孔内,形成转子主体;(4)铁芯固定磁:在步骤(2)中叠压成的铁芯内插入磁铁并喷入磁粉,压制绝缘环;(5)转子压装:将转轴压装进入前后爪极后再进行打磨前后轴承位,安装风叶;本发明工艺简单,采用工艺单工序模方便操作,维护方便可靠,工艺能力系数高、生产率高,而且具有成本低,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磁场并作用于金属框上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一般是由定子、转子、轴承、机壳、端盖等组成,其中轴承与转子的连接大多是通过机械方法,将轴承压到转子铁芯上。
现有的电机转子上用复合模一次冲成转子冲片,虽然表面看起来生产率高,制件精度易得到保证,但是存在以下三问题:(1)模具体积大,并且结构复杂,模具的加工成本较高,加工周期较长。(2)模具使用时,需要大吨位的冲床。装拆模具的工作量也较大。(3)模具工作零件凹模、凸模、凸凹模的刃口变钝或缺损后,拿去修磨或镶块的工作量较大,且需要大型平面磨床或线切割机,模具维修十分不便、不经济。冲裁时较容易损坏,往往导致修模次数多、修模时间长,甚至导致模具报废,影响生产。由此可见,采用复合模冲制中型电机整体转子冲片时,模具的加工、使用、维修往往需要大型平面磨床、大型冲床、大型线切割机等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对于一般中小型工厂来说,往往是很少购买的。因此,这种模具的加工、使用、维修往往需要外协。甚至整个电机整体转子冲片的冲制都需外协,非常不经济。外协加工还存在运输等环节,导致冲片的加工周期增长。总之,采用复合模冲制中型电机整体转子冲片,模具的加工技术难度较大、周期较长,冲制整体转子冲片的成本较高。
另外,转子叠压铁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叠压不紧密等情况进而造成电机的装配精度较低。且在注塑永磁体时,易出现因磁体分布不均匀,磁化不均匀,磁体与铁芯的接触面积较小等导致电机性能较差的问题。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发明设计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发明。
例如申请号为:201210170974.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子的生产工艺,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及叠片总成,所述叠片总成由相同数量的左叠片及右叠片对称穿装在转轴上构成,其中最内端左叠片与最内端右叠片相贴接,所述左叠片中心设有转轴穿孔一,转轴穿孔一环向设有若干卡齿一,所述若干卡齿一沿转轴轴向向转轴外端倾斜形成圆锥台结构,所述右叠片中心设有转轴穿孔二,转轴穿孔二环向设有若干卡齿二,所述若干卡齿二沿转轴轴向向转轴外端倾斜形成圆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冲制叠片,形成带卡齿的转轴穿孔;2)将叠片上的卡齿冲压形成轴向圆锥台结构;3)选取构成叠片总成二分之一数量的叠片作为左叠片,通过压机将转轴与左叠片卡接,同时左叠片间相互叠接,其中左叠片上的圆锥台结构卡齿朝向转轴外端;4)选取构成叠片总成二分之一数量的叠片作为右叠片,通过压机将转轴与右叠片卡接,同时右叠片间相互叠接,最内端左叠片与最内端右叠片相贴接,其中右叠片上的圆锥台结构卡齿朝向转轴外端;该申请公开的转子的生产工艺通过左右叠片与转轴连接牢固,提高转子的稳定性及平衡性,但是该技术方案的叠压过程中较为复杂,且精确度不能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方便操作,工艺能力系数高、生产率高,成本低的转子生产方法。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微特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微特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8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