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状绒面结构磁性微波吸收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7530.6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娜;宋文博;游才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杨洲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片状 结构 磁性 微波 吸收剂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片状绒面结构磁性微波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微波吸收剂技术领域。所述片状绒面结构磁性微波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对磁性金属粉末进行处理,包括细化处理、片状化处理、去合金化绒面处理和退火处理。本申请提供的片状绒面结构磁性微波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对具有优良磁性能的REFe粉末进行片状化处理及绒面处理,对本征磁性能良好的REFe粉末进行结构上的优化,是一种从内(本征性能)到外(形貌特征)的有效地优良结合,且步骤清晰,简单易行,可得到吸波性能优良的REFe粉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吸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片状绒面结构磁性微波吸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设备、移动通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普遍,而这些电子仪器、设备工作时辐射出的电磁波,不但会干扰周围其他电子仪器的正常工作,而且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为了解决电磁辐射所带来的危害,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在微波波段内(尤其在2~18GHz频段内),通过利用磁性吸波材料来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以此来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干扰,具有较好的效果。如将磁性吸波材料涂在电视、音响、VCD机、电脑、手机通讯等电子产品的表面上,可以使电磁波泄露降到安全限值以下(小于10微瓦/平方厘米),确保人体健康。将其应用于雷达、微波医疗器械、微波破碎机等设备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磁波辐射对操作人员身体的伤害。将微波吸收材料应用于建筑材料中,可以解决因高大的建筑反射电磁波所造成的重影问题。而使用磁性微波吸收材料制作的微波暗室也被广泛地应用于雷达、电子通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此外,磁性微波吸收材料在改善机载、航载雷达设备的兼容性,提高整机性能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由此可见磁性微波吸收材料的应用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目前,各种微波吸收材料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几乎每一类型的微波吸收材料都有自身应用的局限性,如铁氧体吸波材料由于饱和磁化强度比较低,高频下磁导率衰减过快而不利于电磁波的损耗,所以此类材料必须进行改善,复合其他有益的成分,取长补短,才能得到应用价值更为显著的吸波材料。
磁性微粉具有较好的磁性,是一种新型的吸波材料,其研究相对较晚。金属磁性微粉由于具有饱和磁化强度高、磁导率高、居里温度高、矫顽力低、机械性能良好等优点,因而在吸波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尤其是片状的金属磁性微粉由于具有形状各向异性,有望突破Snoek极限的限制,在高频段仍具有较高的磁导率,有利于靠自身的磁损耗大量衰减电磁波能量。因此,在金属磁性微粉的基础上,如何对其改进,制备吸收性能良好的微波吸收剂很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新型微波吸波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利用简单的REFe磁性粉末作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最终制成一种吸收效果良好的微波吸收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片状绒面结构磁性微波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细化处理将REFe磁性粉末进行粉碎细化;此过程将REFe磁性粉末进行细化粉碎,同时使得粉末转变为非晶态;
其中,RE表示稀土元素,REFe粉末为RExFe1-x,x的取值范围为0.05~0.2;
(2)片状化处理取步骤(1)得到的粉末与过程控制剂混合后进行片状化处理,处理后的粉末清洗,除去过程控制剂,抽真空干燥;处理后的REFe磁性粉末不仅具有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同时具有低的矫顽力;
其中,过程控制剂为无水乙醇和油酸的混合物,过程控制剂与细化后的粉末的质量比为0.1~0.6:1;
(3)去合金化绒面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粉末与酸溶液混合,去合金化绒面处理;之后对粉末进行清洗、除去余酸后真空干燥;酸腐蚀处理破坏了片状粉末完整的表面形貌,使其变得粗糙而形成绒面结构,此结构有利于增加电磁波在粉末内的散射路径,起到减少反射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7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