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超微粉碎物料灌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5910.6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2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叶挺刚;蒋海托;余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海源超微粉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28 | 分类号: | B65B1/28;B65B1/3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陈维琴 |
地址: | 244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粉碎 物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料灌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超微粉碎物料灌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包装行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特别是粉料灌装行业的技术改革。目前,粉料灌装行业普遍存在扬尘大、灌装效率低、工作环境差等问题。特别是对于超微细粉的灌装,例如蛋白粉等,这些细粉因运输条件和自身性质的原因,必须密封性进行打包灌装,但这些超微细粉因其细度高、比重小、低容重、持气性的特点。在灌装的过程中,扬尘大,造成空气粉尘密度增大,易发生粉尘爆炸,而且因其粉尘飞扬,造成车间工作环境差,细粉容易吸入人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粉料罐装车间内部粉尘飞扬影响公共安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效超微粉碎物料灌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超微粉碎物料灌包装置,包括密闭舱,所述密闭舱的内部设有生产设备,所述密闭舱的两侧外对称设有两个水箱,所述密闭舱两侧壁的底端均插设有多个第一进气管,每个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密闭舱的一端均插设在水箱的内部,两个所述水箱外侧壁的顶端均插设有第二进气管,两个所述第二进气管均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密闭舱的顶端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密闭舱的一侧设有集尘罐,所述排气管远离密闭舱的一端插设在集尘罐的顶壁上,且排气管与集尘罐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气管内侧壁的底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排气管的顶壁上开设有操作口,且操作口与放置槽的位置对应,所述放置槽和操作口的内部共同放置有抽风机,所述操作口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板槽,所述板槽内设有弧形板,且弧形板位于抽风机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密闭舱内侧壁的底端开设有多个安装口,每个所述安装口均与第一进气管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纯净水,所述第一进气管远离密闭舱的一端位于纯净水的液面上方,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底端位于水箱内部的底端。
优选地,两个所述水箱外侧壁的底端均安装有排水阀,且排水阀与水箱的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放置槽内部的底壁上设有两个接线片,且两个接线片与外置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抽风机的底壁上安装有两个导电片,且两个导电片与抽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两个所述导电片与两个所述接线片的位置相互对应。
优选地,所述集尘罐周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气口,每个所述透气口上均安装有滤膜,所述滤膜为PTFE空气过滤膜。
本发明中,使用者打开抽风机的电源,抽风机将密闭舱内的空气吸走并带走一部分粉尘,随后密闭舱内的气压降低,第一进气管从水箱内吸取气体,导致水箱内部的气压降低,外部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进入水箱并进入密闭舱,空气经过纯净水过滤并携带一部分湿气,更加容易带走粉尘,被吸出的粉尘进入集尘罐内并留下。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利用抽风机将粉尘抽出并收集起来,既优化了生产车间内的工作环境,又不造成浪费,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超微粉碎物料灌包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超微粉碎物料灌包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超微粉碎物料灌包装置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闭舱、2生产设备、3水箱、4第一进气管、5第二进气管、6排气管、7集尘罐、8滤膜、9抽风机、10放置槽、11操作口、12板槽、13弧形板、14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海源超微粉体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海源超微粉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5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放式空间二维偏心转动关节
- 下一篇:润滑脂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