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管件冲孔导致管身变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4948.1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0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罗顺佳;黄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骏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8;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黄福伟 |
地址: | 5260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冲孔 导致 变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管件冲孔导致管身变形的装置,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冲床滑块、垫板和定位棒固定板,并且冲床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模柄,并且上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冲针固定板,所述冲针固定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冲针,并且冲针的顶部与上模板的底部接触,涉及五金管类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该预防管件冲孔导致管身变形的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自动复位,解决了现有的管类冲孔对管身无管控,冲切后管身变形大的情况,可以更好的满足部分领域内要求管身直径变化小,保证了需要较好配合尺寸的产品,符合了机械行业的发展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管类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防管件冲孔导致管身变形的装置。
背景技术
部件是机械的一部分,由若干装配在一起的零件所组成。在机械装配过程中,这些零件先被装配成部件(部件装配),然后才进入总装配。某些部件(称为分部件)在进入总装配之前还先与另外的部件和零件装配成更大的部件。由若干分部件组装而成,并且有独立功能的更大部件,在汽车和某些其他机械行业中称为总成。
五金零部件指用五金制作成的机器零件或部件,以及一些小五金制品。它可以单独用途,也可以做协助用具。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产品大都不是最终消费品。而是作为工业制造的配套产品、半成品以及生产过程所用工具等等。只有一小部分日用五金产品(配件)是人们生活必须的工具类消费品。
中国专利CN104368677A,公开了一种管件水平冲孔工装,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的导柱导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设置若干水平冲工位,所述每个水平冲孔工位的上模板下端面设置有上活动压板,该上活动压板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缸;相应地,所述下模板上安装有相邻设置的撞块安装座以及左、右凹模座;所述左、右凹模座之间中间形成一支撑管件的凹槽A,该左、右凹模座内分别设置有左、右活动块以及镶嵌固定在左、右活动块内壁的左、右活动凹模;所述左、右活动凹模内具有一用于冲孔的通孔,左、右活动凹模的合模端具有卡紧管件的弧形凹槽B。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水平冲孔工装,同时对管件若干部位进行水平冲孔,且冲孔精度高,提高了管件水平冲孔的效率。
但该专利虽然可以同时对管件若干部位进行水平冲孔,且冲孔精度高,提高了管件水平冲孔的效率,但是并没有对冲孔所产生的变形进行合理的解决,没有更好的对管类冲孔对管身无管控,冲切后管身变形大,未能满足部分领域内要求管身直径变化小,需要较好配合尺寸的产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管件冲孔导致管身变形的装置,解决了没有更好的对管类冲孔对管身无管控,冲切后管身变形大,未能满足部分领域内要求管身直径变化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预防管件冲孔导致管身变形的装置,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冲床滑块、垫板和定位棒固定板,并且冲床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模柄,并且上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冲针固定板,所述冲针固定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冲针,并且冲针的顶部与上模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冲针固定板上且位于冲针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插块,所述垫板顶部中间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夹模和右夹模,并且左夹模和右夹模之间设置有管件,所述垫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并且挡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左夹模和右夹模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介子,所述螺杆的表面且位于介子与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所述定位棒固定板上与管件一端的表面活动连接,并且管件的表面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管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棒,并且管件的另一端套设有凹模芯棒,所述凹模芯棒远离管件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芯棒固定板,并且芯棒固定板的底部与垫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骏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骏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4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金属波纹管内外增量成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