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类零部件内壁除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3193.3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7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怡之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4 | 分类号: | C23G3/04;C23C28/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15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部件 内壁 除锈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类零部件内壁除锈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机;螺纹杆,螺纹杆下端设有若干组轴向对称的弹性器件,弹性器件的一端设有铝块,铝块在弹性器件的作用下可保证对管内壁的压力,螺纹杆上端与电机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螺纹杆带动铝块沿着管内壁旋转且上下移动;酸液喷头,酸液喷头用于对管内壁喷洒酸液,酸液喷头设于铝块上,酸液喷头的一端连接有输液管,输液管的一端连接有酸液供应装置;氧气喷头,氧气喷头用于对管内壁喷氧气,氧气喷头设于铝块上,氧气喷头的一端连接有输氧管,输氧管的一端连接有氧气供应装置。本方案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除锈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部件除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类零部件内壁除锈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管类零部件内壁表面的除锈一直是困扰本领域的技术难题,现有技术中除锈方法主要是喷砂和化学试剂,但以上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对于喷砂,容易存在盲区,造成锈蚀处无法去除的问题;而采用化学试剂,即在清洗池中放入化学清洗药剂,将管类零部件直接放入其中浸泡,待一段时间后,取出后用水清洗,显然这种方式对于场地的要求也颇为严格,且操作相对繁琐,耗时较长,且一旦清洗时间控制不好,很容易产生浮锈造成二次腐蚀,且还对管类零部件的表面造成腐蚀,影响零部件的精度。
基于上述这些现有技术,均较难适用于管类零部件内壁除锈,不仅存在除锈效果较差,而且还对零部件造成腐蚀。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有效清除管类零部件内壁锈迹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管类零部件内壁除锈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除锈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管类零部件内壁除锈设备,包括:
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机;
螺纹杆,螺纹杆上套装有用于抵在管口的螺母,螺母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螺母上设有用于卡在管外壁上防止螺母跟随螺纹杆转动的卡扣;螺纹杆下端设有若干组轴向对称的弹性器件,弹性器件的一端设有铝块,铝块在弹性器件的作用下可保证对管内壁的压力,螺纹杆上端与电机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螺纹杆带动铝块沿着管内壁旋转且上下移动;
酸液喷头,酸液喷头用于对管内壁喷洒酸液,酸液喷头设于铝块上方,酸液喷头连接有输液管,输液管穿过第一通孔连接有酸液供应装置;
氧气喷头,氧气喷头用于对管内壁喷氧气,氧气喷头设于酸液喷头上方,氧气喷头连接有输氧管,输氧管穿过第二通孔连接有氧气供应装置。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对管类零部件内壁进行除锈时,压缩弹性器件,将铝块置入管体内,铝块在弹性器件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对管内壁的压力,启动电机,螺纹杆在电机驱动下带动铝块沿着管体内壁旋转,且在螺母的作用下沿着管体内壁向下移动,使铝块摩擦管内壁的锈斑,同时设于铝块上的酸液喷头对这管体内壁喷洒酸液,酸液对管体内壁上的锈斑进行酸洗除锈,而且由于铝块与管体内壁摩擦生热,加快了酸液与锈斑的反应,提高了除锈的效率,于此同时,当铝块在沿着管体内壁旋转时,铝块与管体内壁摩擦生成铝粉,铝粉附着在管体内壁上,因此通过氧气喷头对管体内快速注入氧气,因铝块与管体内壁摩擦生热,使铝粉与氧气快速反应,并在管体内壁上生成一层防止管体内壁腐蚀氧化的氧化铝膜。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螺纹杆和螺母带动铝块沿着管体内壁旋转且上下移动,铝块在旋转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管体内壁摩擦将锈斑摩擦掉,同时酸液喷头对着管体内壁喷洒酸液,对锈斑进行二次清除,同时由于铝块与管体内壁摩擦产生热量,加速了酸液与管体内壁上锈斑的反应,加快了除锈的效率;且通过酸洗与铝块摩擦,不仅加快了除锈的效率,而且还将锈斑清除的更加干净,提高了除锈的效果;
且本方案中铝块与管体内壁摩擦生成铝粉,铝粉附着在管体内壁上,通过氧气喷头对管体内快速注入氧气,铝粉与氧气反应,在管体内壁上生成一层氧化铝膜,有助于防止管体内壁腐蚀和氧化,降低了管体内壁生锈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怡之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怡之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3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性蚀刻液添加剂及酸性蚀刻液
- 下一篇:一种非金属基光电阴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