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连铸辊组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1415.8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1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火炬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铸辊组 冷却 水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铸钢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铸辊组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即为连续铸钢的简称,在钢铁厂生产各类钢铁产品过程中,使用钢水凝固成型有两种方法:传统的模铸法和连续铸钢法。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欧美国家出现的连铸技术是一项把钢水直接浇注成形的先进技术,其与传统方法相比,连铸技术具有大幅度提高金属收得率和铸坯质量,节约能源等显著优势。在连铸技术中,冷却水循环装置是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冷却水通过软管连通于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安装在连铸辊组的一端。在使用时,由于旋转接头以轴承座来定位,当轴承径向间隙过大或者垮掉时,受轴承托住的芯轴就会与轴承座不同心,即引起旋转接头与芯轴不同心,导致旋转接头的损坏,出现漏水的现象,冷却效果降低,从而引起更大的故障。进一步,由于长时间的高负载使用,轴承及轴承座过热,轴承的使用寿命短,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连铸辊组的冷却水循环装置,通过结构的改进,改变了旋转接头的定位方式,避免了因外界条件的干涉造成旋转接头的损坏,从而有效提高了冷却效果,降低了故障率,减少次生故障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连铸辊组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轴承座、轴承盖、滚动轴承以及芯轴,所述轴承盖位于所述轴承座的一侧,所述滚动轴承位于所述轴承座内部,所述芯轴的一端套于所述滚动轴承的内部,所述芯轴的一端还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内孔相配合于所述芯轴的外径,所述压环的外侧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所述芯轴的内部在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内对应设置有第一冷却管以及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以及所述第一出水口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冷却回路,便于连铸辊组的冷却,且所述旋转接头通过所述压环始终与所述芯轴保持同心,避免了外界条件的干扰,造成所述旋转接头的损坏,降低故障率,减少次生故障的发生。
所述轴承座的下端设置有阀块,所述阀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所述轴承座的内部环形设置有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水口,所述冷却水槽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冷却水经所述第二进水口流入到所述冷却水槽内,再经所述第二出水口流出,用于所述轴承座的冷却,避免所述滚动轴承及所述轴承座过热,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运转稳定性及运转精度。
较佳的,所述轴承盖的内部设置有组合密封圈,所述组合密封圈的内孔相配合于所述压环的外壁,所述组合密封圈的使用,避免了所述滚动轴承上的润滑脂渗出,进一步提高所述滚动轴承的运转精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内均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的外壁分别相抵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衬套的内孔分别配合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冷却管以及第二冷却管,所述衬套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以及第二冷却管的安装与定位,提高了安装质量,确保冷却水的流畅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以及所述第一出水口,并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冷却回路,便于连铸辊组的冷却,提高了冷却、结晶的效果;(2)所述旋转接头通过所述压环始终与所述芯轴保持同心,避免了外界条件的干扰,造成所述旋转接头的损坏,降低了故障率,减少次生故障的发生;(3)设置所述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所述环形的冷却水槽,有效对所述滚动轴承及所述轴承座进行冷却,提高了运转稳定性及运转精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轴承盖,2、压环,3、旋转接头,4、组合密封圈,5、轴承座,6、滚动轴承,7、衬套,8、芯轴,9、阀块,10、第二出水口,11、第二进水口,12、冷却水槽,13、第一进水口,14、第一出水口,15、第一冷却管,16、第二冷却管,17、第一通孔,18、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火炬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黄石市火炬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1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