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温海洋水质自主取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8102.7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7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均;孙鹏军;李小毛;彭艳;谢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海洋 水质 自主 取样 系统 | ||
本发明是一种恒温海洋水质自主取样系统,包括水样自主采集系统、水样自主分配系统、水样自主存储系统;所述水样自主采集系统与水样自主分配系统连接,用于对水质样本进行自动采样;所述水样自主分配系统位于水样自主存储系统的上方,将采集的水样根据不同的需求分配到不同的水质采样瓶中。本发明大大减少了水质采样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作业风险,实现了水质采样的自主化,提高了采样效率,为水质采样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海洋水质自主取样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海洋与河流水质检测中,水质采样一直是一个复杂、费时费力的工作。一般需要人工进行采样,同时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随着水面无人艇的发展,海洋水质检测由传统的人工方式向更加无人自主的方向迈进。无人艇是一种新型的水面无人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执行各种水上任务,如海岸线巡逻,近海防卫,港口巡逻,军舰护航,环境监测等等。通过在无人艇上搭载不同的任务载荷,可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
现有的水样采集工作的设备和装置不能很好的与无人艇等进行很好的配合,阻碍了海洋水质检测迈向自主检测的步伐。
发明内容
为解决海洋水质监测取样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海洋水质自主取样系统,用于实现更加方便、自主、无人化的水质采样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恒温海洋水质自主取样系统,包括水样自主采集系统、水样自主分配系统、水样自主存储系统;所述水样自主采集系统与水样自主分配系统连接,用于对水质样本进行自动采样;所述水样自主分配系统位于水样自主存储系统的上方,将采集的水样根据不同的需求分配到不同的水质采样瓶中。
所述水样自主采集系统包括电动卷管绞盘、抽水泵、第一软管、增压泵、卷管支撑架、卷管、吸水头、滤网,所述卷管卷绕在电动卷管绞盘上,一端与抽水泵连接,另一端通过卷管支撑架支撑伸出船体外,此端的头部设有吸水头,在吸水头的管口部设有滤网;所述抽水泵与增压泵连接,增压泵通过第一软管连接水样自主分配系统;通过控制电动卷管绞盘来控制吸水头垂直升降,实现不同深度层海水的多层采样,然后经过增压泵将采集后的海水水样增压后经第一软管送入水样自主分配系统。
所述水样自主分配系统包括Y轴水平伺服移动平台,注水头系统,X轴水平伺服移动平台,所述X轴水平伺服移动平台为丝杠螺母结构,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螺母的平动,在螺母上固定一个滑块,所述Y轴水平伺服移动平台也是丝杠螺母结构,其跟随X轴水平伺服移动平台上的滑块沿X轴水平移动,在Y轴水平伺服移动平台的螺母上也固定一个滑块,所述注水头系统连接在此滑块上,从而能够在二维平面上移动。所述注水头系统包括第二软管、流量计、注水头、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安装底座、两位两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一端连接第一软管,其输出端通过第二软管和流量计连接注水头,所述注水头通过电动推杆驱动进行竖直方向的运动,电动推杆安装在电动推杆安装底座上。
所述水样自主存储系统包括水质采样瓶、采样瓶放置箱、恒温冰箱,所述恒温冰箱固定在船体甲板上,采样瓶放置箱固定在恒温冰箱内部,若干水质采样瓶置于采样瓶放置箱内;所述恒温冰箱顶部固定水样自主分配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无人艇上搭载水质采样设备,可实现对海洋河流水质的自主采样监测。从水质采样到监测都实现了无人化的操作,而且通过无人艇也可以实现更加方便的定点采样,这些都使得水质采样监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本发明大大减少了水质采样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作业风险,实现了水质采样的自主化,提高了采样效率,为水质采样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水样自主采集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81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