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切割医疗试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6991.3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百奥玻璃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6 | 分类号: | C03B33/06;B01L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切割 医疗 试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切割医疗试管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通过动力装置转动连接有圆盘(2),圆盘(2)上设有三爪卡盘(4),圆盘(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9),第一连杆(9)偏心连接在圆盘(2)上,第一连杆(9)通过传动杆(11)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0),基座(1)上滑动连接有滑台(6),基座(1)上设有用于与滑台(6)抵紧或脱开的锁止块(8),且滑台(6)与基座(1)之间设有锁止拉簧(7)。通过该装置可以节省更多人工成本,凭借更加自动化的机械传动来提高生产加工效率,提供一种可以切割出平整的端面且工作效率更高的自动化切割医疗试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管切割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化切割医疗试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实验室内经常需要用到由玻璃制成的试管容置各种液体。而在一些试管生产厂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大多是通过对一根较长的试管进行分段切割,才能够得到适用于试验场合的各种长度的试管。常规的切割方法是在试管外壁通过玻璃刀滑出一个圆弧,然后再在远离该圆弧区域通过玻璃刀敲击试管外壁以得到所需的玻璃管;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试管端口位置容易出现不平整现象,这是由于通过玻璃刀在试管外周壁滑圆弧的时候容易出现该圆弧不封闭现象,就是说,这个圆弧起始点与终止点没有对接上,而且也不能够确保该圆弧所形成的平面与试管轴线相垂直,总之通过现有技术的操作装置和操作方法很难得到平整的切割端面;另外,在划好圆弧之后还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敲击试管,一旦操作人员力气用大或用小都很难一次性得到合格的试管,如果一次敲击得不到合格的试管那就会引起试管局部破碎而浪费,也就是说,通过现有技术的敲击方式得到试管的工作效率太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切割出平整的端面且工作效率更高的自动化切割医疗试管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自动化切割医疗试管装置:它包括基座,基座通过动力装置转动连接有圆盘,圆盘上设有用于对试管进行锁紧的三爪卡盘,圆盘上设有供试管穿过的通孔;圆盘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偏心连接在圆盘上,第一连杆通过传动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传动杆沿圆盘轴线方向设置;基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台,滑台运动方向与圆盘轴线相垂直,滑台与第二连杆通过第一铰接点转动连接;基座上设有用于与滑台抵紧或脱开的锁止块,且滑台与基座之间设有锁止拉簧;滑台上朝向试管一端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用于试管外壁抵紧的下刀片,支架上转动连接有压杆,压杆上设有用于与试管外壁抵紧的上刀片,上刀片与下刀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试管位于上刀片与下刀片之间,压杆与支架之间设有张紧拉簧;基座在圆盘轴线方向上设有用于与试管端部抵紧或脱开的定位块,试管依次穿过圆盘上的通孔、上刀片与下刀片之间的间隙后与定位块抵紧;当滑台抵靠在锁止块时,第一铰接点到圆盘轴线的距离L0小于第一连杆长度L1与第二连杆长度L2之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动力装置是指,圆盘外周壁设有齿条,基座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与圆盘上的齿条啮合传动;圆盘上远离定位块一侧设有第一轴向凸环,第一轴向凸环上设有第一径向凸环,基座上设有供试管穿过的支撑环,支撑环上设有第二径向凸环,第二径向凸环上设有第二轴向凸环,第二轴向凸环直径值比第一轴向凸环直径值大,且第一径向凸环位于第二轴向凸环内,第二轴向凸环内周壁旋合有用于与第一径向凸环抵紧的压环;第一轴向凸环内周壁通过轴承与支撑环外周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支撑环上设有供试管穿过的导料孔,导料孔与通孔对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第一连杆偏心连接在圆盘上是指,第一连杆通过第二铰接点转动连接在圆盘端面上,第二铰接点到圆盘轴线的距离大于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基座上设有导向块,滑台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在导向块上,导向块垂直于圆盘轴线设置在基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第二连杆上套接有橡胶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百奥玻璃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百奥玻璃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6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纳米纤维素增强的包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