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6297.1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3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进;钱安桥;罗春丽;张明生;赵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10;C05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石诚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笋兰组培 幼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炼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
背景技术
笋兰(Thunia alba(Lindl.)Rchb.f.)又称通兰,属于兰科(Orchidaceae)笋兰属(Thunia)地生或附生草本植物。笋兰夏季开花,顶生总状花序,花大而美丽,具芳香。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南部至南部和西藏东部,生于林下岩石上或树杈凹处。目前市场上对笋兰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观赏和药用两方面,我国兰科植物的花卉文化历史悠久,兰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喻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笋兰亦是一味民族药材(苗药),以全草入药,药性淡、平,具有活血、祛瘀、接骨、生肌之功效。当前笋兰野生资源枯竭,现有资源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人工种植将是解决其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而人工种植笋兰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种苗培育和炼苗。
笋兰组培苗是采用笋兰茎尖组织通过增殖培养、植株诱导、生根培养等组织培养过程形成的幼苗,能够作为种苗进行炼苗。但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炼苗(炼苗基质为土壤、自然条件下炼苗),存在笋兰组培幼苗成活率低,在50%-60%范围内,生长速度慢,通常需要5-6个月才能移栽到大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笋兰组培幼苗的成活率,达95%以上,加快生长速度,3个月内即可成苗,且操作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步骤如下:
a、选取生长一致的笋兰组培幼苗,在自然光、室温下封盖放置2~3天,再开盖放置2~3天,得A品;
b、将A品清洗,用多菌灵溶液浸泡后,晾干表面水分,得B品;
c、将锯木屑、腐殖土混匀并添加菜籽饼肥作为炼苗基质,将炼苗基质灭菌消毒后,得C品;
d、将C品铺在苗床上,然后将B品移栽到C品上炼苗85-95天。
前述的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所述的步骤a中,所选取的笋兰组培幼苗,为苗高4cm以上,叶片3~5片,生根数15~30条,根长度5~7cm。
前述的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所述的步骤b中,多菌灵溶液的浓度为稀释500倍的2g/L多菌灵溶液,浸泡时间为25~35min。
前述的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所述的步骤c中,锯木屑、腐殖土的重量比例为1:1,菜籽饼肥添加量为1~2kg/100kg炼苗基质。
前述的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所述菜籽饼肥添加量为1.5kg/100kg炼苗基质。
前述的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所述的步骤c中,消毒方式为采用稀释200倍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前述的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所述的步骤d中,将C品以20~25cm的厚度均匀铺在苗床上。
前述的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所述的步骤d中,用直径为1.0~1.5cm的木棍在C品上打深为2~3cm的移栽洞穴,然后将B品移栽到C品上的移栽洞穴中进行炼苗。
前述的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所述的步骤d中,每个移栽洞穴中移栽2~3株B品。
前述的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所述的步骤d中,炼苗温度为15~28℃,湿度为70%~85%;炼苗时保持C品含水量为60%~70%。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将笋兰组培幼苗置于优选炼苗基质中,在本发明特定条件下进行炼苗,可提高笋兰组培幼苗成活率达95%以上;可加快其生长速度,3个月内即可成苗;且整个过程方法简易,操作简单。
发明人对比分析了①锯木屑、②腐殖土、③锯木屑+腐殖土(重量比例为1:1)+菜籽饼肥(1~2kg/100kg炼苗基质)三种基质对笋兰组培幼苗成活率的影响,成活率%=成活数/总移植数×100%,记录30天成活数据,结果显示:锯木屑+腐殖土(重量比例为1:1)+菜籽饼肥(1~2kg/100kg炼苗基质)试验组,笋兰组培幼苗成活率最高(见表1)。
表1不同基质下笋兰组培幼苗成活率统计表
注:笋兰组培幼苗移栽至基质后每5天记录一次成活株数。温度为当天大棚内平均气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一种笋兰组培幼苗的炼苗方法,步骤如下:
a、选取生长一致的笋兰组培幼苗,在自然光、室温下封盖放置2~3天,再开盖放置2~3天,得A品;所选取的笋兰组培幼苗为苗高4cm以上,叶片3~5片,生根数15~30条,根长度5~7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6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测距装置以及TIR透镜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室内定位的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