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岩层倾角与加载位置可调节加载相似模拟试验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5513.0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3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怀谦;刘萍;刘怀莲;祝大焦;高林;王春华;鄢朝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层 倾角 加载 位置 调节 相似 模拟 试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层倾角与加载模拟实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煤岩层倾角与加载位置可调节加载相似模拟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相似模拟试验可以完成岩土工程和采矿工程中实验室尺度的巷道(或隧道)变形破坏机理、岩层运移特征、原岩应力监测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所拥有的相似模拟试验平台有如下特点和缺点:
1)使用各种相似模型材料,但大多试验平台尺寸固定,无法实现在任意位置垂直加载载荷。
2)整体钢架组合形式笨重,搭建倾斜模型时需对试验台底部垫高来使试验台倾斜。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大量人力、不够便捷,并且由于没有防倒塌装置容易使试验台在搭建过程中重心不稳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实验的失败。
3)现有技术的煤层加载不能全方位进行,导致煤层的相似模拟试验结果精度低,不能有效模拟煤层变形破坏机理、岩层运移特征、原岩应力监测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煤岩层倾角与加载位置可调节加载相似模拟试验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岩层倾角与加载模拟装置由于煤层加载不能全方位进行,导致煤层的相似模拟试验结果精度低,不能有效模拟煤层变形破坏机理、岩层运移特征、原岩应力监测等;由于试验平台尺寸固定,无法实现在任意位置垂直加载载荷;现有技术采用整体钢架组合形式笨重,搭建倾斜模型时需对试验台底部垫高来使试验台倾斜。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大量人力、不够便捷,并且由于没有防倒塌装置容易使试验台在搭建过程中重心不稳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实验的失败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煤岩层倾角与加载位置可调节加载相似模拟试验平台,它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平台上设置有可倾斜机架,固定底座左右两端固定有移动加载板竖直滑轨,移动加载板两端固定有滑块,滑块安装在移动加载板竖直滑轨内;左右两端的移动加载板竖直滑轨上固定有水平加载装置。
所述水平加载装置包括可拆卸式液压缸,可拆卸式液压缸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加载板竖直滑轨上;可拆卸式液压缸顶端固定有加载板,由可拆卸式液压缸推动前侧钢板施加需要的水平应力。
固定底座的平台通过底座支架固定连接;底座支架固定在固定底座上。
固定底座平台与可倾斜机架的连接处安装有测角仪;可倾斜机架与固定底座平台的连接处为铰接。
固定底座平台与可倾斜机架活动端之间设置有千斤顶。
倾斜机架左右两侧固定有水平激光仪竖直滑轨,水平激光仪竖直滑轨内安装有水平激光仪。
移动加载板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与塔吊连接;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精度高且安全性好,能够按试验的要求随时调整角度(8°~45°)。能够对不同倾角的煤层和岩层进行材料相似模拟试验,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研究真实地下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有利于对地下开采过程进行有效的支护,为地下开采工作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本发明中可倾斜机架的移动由机械操作,无需人工搬移,节省人力。千斤顶不仅可以移架,也可起到防止倒架的作用。设置测角仪,可使可倾斜机架的倾斜角度更加精准。设置水平激光仪装置,使相似材料的铺填厚度和平整度更加准确,使模型和现实的地质情况更接近。水平激光仪可随意拆卸,方便水平激光仪的保护和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小型塔吊实现移动加载板垂直往复运动,达到预期位置用螺栓予以固定,通过液压缸给予煤岩层施加压力,最终实现垂直施加应力或者载荷;在左右两端的移动加载板竖直滑轨上固定水平加载装置,水平加载装置包括可拆卸式液压缸,可拆卸式液压缸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加载板竖直滑轨上;可拆卸式液压缸顶端固定有加载板;由可拆卸式液压缸推动加载板给煤层施加需要的水平应力;操作简单且安全。
本发明可同时施加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岩层倾角与加载模拟装置由于煤层加载不能全方位进行,导致煤层的相似模拟试验结果精度低,不能有效模拟煤层变形破坏机理、岩层运移特征、原岩应力监测等问题;解决了由于试验平台尺寸固定,无法实现在任意位置垂直加载载荷;
本发明通过可倾斜机架,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整体钢架组合形式笨重,搭建倾斜模型时需对试验台底部垫高来使试验台倾斜,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大量人力、不够便捷,并且由于没有防倒塌装置容易使试验台在搭建过程中重心不稳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实验的失败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右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5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