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麦菜大棚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4570.7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8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祝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三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B79/02;C05G1/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薛华芳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大棚栽培 大棚膜 采收 大棚 施肥 播种 栽培 播种育苗 产品品质 覆盖地膜 田间管理 追肥 生长 浇水量 出苗 除草 催芽 定植 耕翻 覆盖 整地 地膜 浇水 肥料 排水 土壤 融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麦菜大棚栽培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整地施肥: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土地周边设立大棚,但是不要覆盖大棚膜,在栽培前对栽培土地深耕翻耙,在翻耙过程中对土地进行施肥使肥料充分融入到土地中;B、播种育苗:催芽播种,播种后覆盖地膜,出苗后抠破地膜,同时在大棚上覆盖大棚膜;C、田间管理:定植后进行表面浇水,在此过程中进行除草以及追肥3‑4次;进入生长后期,逐步减少浇水量;E、采收。采用上述的方法后,不但适合多个季节的生长,其产品品质好,采收后的油麦菜具有非常高的医药价值,其营养也十分丰富,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增加了经济效益和医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棚蔬菜栽培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油麦菜大棚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麦菜为属菊科莴苣属植物。又名莜麦菜,有的地方又叫苦菜,是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类型叶用莴苣,叶片呈长披针形,色泽淡绿、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油麦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油麦菜营养价值很高,还具有药用价值,油麦菜具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神经衰弱、清燥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油麦菜在镇江广泛种植,技术成熟,品种优良,传统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采用露天栽培,由此导致油麦菜产量低,另外,其栽培方法也不太适当,使得品质不是很好,限制了营养价值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量高、品质好且营养价值得到较大提升的油麦菜大棚栽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油麦菜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土地周边设立大棚,但是不要覆盖大棚膜,在栽培前对栽培土地深耕翻耙,在翻耙过程中对土地进行施肥使肥料充分融入到土地中,施肥种类为腐烂玉米秸秆、鸡粪、复合肥;
B、播种育苗:
催芽播种,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3-5小时,然后捞起沥干,把浸泡好的种子用纱布包好控制温度15~20℃,有60%~70%出芽即可播种,播种后覆盖地膜,出苗后抠破地膜,同时在大棚上覆盖大棚膜;
C、田间管理:
4-6片真叶即可定植,株距10-13厘米,行距15-18厘米,定植后进行表面浇水,在此过程中进行除草以及追肥3-4次;进入生长后期,逐步减少浇水量;
E、采收:
定植后30-40天采收,采收前三天开始保持土地干燥,收获时根据生长状态收获即可。
所述步骤A中施肥量为腐烂玉米秸秆500-550千克/亩,鸡粪1500-2000千克/亩,复合肥15-25千克/亩。
所述步骤C中,定植前深翻施足基肥,施腐熟厩肥2000-2500千克/亩,碳酸氢铵110-150千克。
采用上述的方法后,由于种植时首次提出了新的土地处理手段并且选用了合理的肥料,由此为其生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另外,合理菜苗处理手段、育苗地膜覆盖加之在覆盖大棚定植管理以及合理的采收手段,由此使其不但适合多个季节的生长,其产品品质好,采收后的油麦菜具有非常高的医药价值,其营养也十分丰富,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增加了经济效益和医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油麦菜大棚栽培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油麦菜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施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三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三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4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椰菜大棚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瓠瓜大棚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