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红薯淀粉酸浆废水改良稻田土壤并降低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2783.6 | 申请日: | 201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1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催译丹;周子恒;王艳龙;赵益萌;周佳;周宝龙;王昌纬;周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县朱鹮有机产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稻田土壤 红薯淀粉 重金属 酸浆 稻米 废水 稻田 土壤重金属污染 农业技术领域 土壤中重金属 土壤有机质 废水调节 管理步骤 绿色环保 土壤 活化 浇灌 修复 生产 | ||
1.利用红薯淀粉酸浆废水改良稻田土壤并降低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方法,采用红薯淀粉生产的酸浆废水调节稻田土壤pH值以及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抑制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达到降低稻米重金属含量的目的,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废水改良土壤:取红薯加工过程中的酸浆废水以及灌溉水,其中酸浆废水的pH值为3.0~3.5,将酸浆废水和灌溉水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次混合水;根据土壤pH范围,第一次使用混合水满灌土壤1次,使得土壤的pH调整至6.0-6.9,让水层自然落干后钯田,焖田10天时间即可投入有机肥料,然后再次钯田使土壤肥料混合均匀,进行水稻秧苗栽培;
(2)定期浇灌:水稻秧苗栽培之后,每隔1~2个月,使用酸浆废水和灌溉水得到的第二次混合水浇灌稻田一次,控制土壤的pH值为6.0-6.9;
(3)稻田管理:按常规稻田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收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红薯淀粉酸浆废水改良稻田土壤并降低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酸浆废水和灌溉水进行混合,控制第一次混合水的pH为5.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红薯淀粉酸浆废水改良稻田土壤并降低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酸浆废水和灌溉水进行混合,控制第二次混合水的pH为6.0-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县朱鹮有机产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洋县朱鹮有机产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27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