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蔬清洗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1683.1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9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蒋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盈 |
主分类号: | A47J43/24 | 分类号: | A47J4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池 清洗池 果蔬 晾干 果蔬清洗 风干 喷水孔 盆体 混合处理方式 残留农药 两侧设置 通电加热 支架固定 漏水孔 斜向上 加热 申请 清洗 残留 | ||
本申请涉及食品相关领域,具体的说是果蔬清洗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中包括清洗池和位于清洗池旁的加热池,所述加热池的上部设置有晾干区,所述清洗池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的设置方向斜向上,所述清洗池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加热池的底部设置有通电加热线圈,所述晾干区通过支架固定在加热池的上部。本申请在对果蔬进行残留农药处理的时候,采用了水洗、加热和风干三种混合处理方式,不会对果蔬造成破坏,最后再放在晾干区中对果蔬风干,把残留的果蔬进行彻底的清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相关领域,具体的说是果蔬清洗盆。
背景技术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的生长期已越来越短,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蔬菜的病虫害也越来越重,绝大部分蔬菜需要连续多次放药后才能成熟上市。农药污染较重的有叶类蔬菜,其中韭菜、油菜受到的污染比例最大。茄 果类蔬菜如青椒、番茄等,嫩荚类蔬菜如豆角等,鳞茎类蔬菜如葱、蒜、洋葱等,农药的污染相对较小,但有的比较大。目前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有机磷农药。该农药是广谱杀虫剂, 应用广泛 ,主要有乐果、敌百虫、敌敌畏、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60余种。有机磷不稳定,挥发性强,在自然环境容易分解,进入生物体内易被酶分解,故不污染环境,在食物中残留时间也短,因此慢性中毒少,急性中毒多。有机 磷是神经毒物,人们吃了施用有机磷农药的果蔬或茶叶、薯类、谷物等,可能发生肌肉震颤、痉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昏迷死亡。二是有机氯农药。该农药是高残毒农药,其中六六六、DDT等我国早已禁用, 但至今仍有违规使用的情况,尤其林丹、七O五四、毒杀芬、氯丹等仍继续使用。有机氯脂 溶性强,不易水解和降解,非常稳定,聚集于人体脂肪,在自然和食物中能长期残留,停用后自然 环境要经25~110年才 能复原。食物受有机氯污染常是从水体中经浮游生物吸食开始, 鱼虾吃浮游生物,最终进入水鸟、人体,其富集可提高到800万倍。果蔬及粮、谷、薯、茶、烟草都可 残留有机氯,禽、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污染率高于植物性食物,而且不会因其贮藏、 加工、烹调而减少, 很容易进入人体积蓄。有机氯农药可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引 发中毒者中枢神经症状。因其积蓄在人体脂肪,故急性中毒性低、症状轻,一般为乏力、恶心、眩晕、失眠;慢性中毒可造成人的肝、肾和神经系统损伤,DDT还有致癌性。三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该类农药是应用很广的新型杀虫剂与除草剂, 如抗蚜威、 克百威、西维因、残杀威、杀螟丹等,其毒性跟有机磷相似,但毒性较轻,恢复也快。 食用了残留这类农药较多的果蔬及谷、薯、茶等,中毒者会产生和有机磷中毒大致相同的症状,但因其毒性较轻,一般几小时就能自行恢复。四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主要有氯氰菊脂(灭百可)、 溴氰菊脂(敌杀死)、 杀灭菌脂(速灭杀丁)等,对人类低毒,但有蓄积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 皮肤刺激症状。
所以果蔬中的农药如果不清洗干净,势必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果蔬中的农药残留无法彻底起到清洗效果的问题,现在提出一种果蔬清洗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技术方案如下:
果蔬清洗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所述盆体中包括清洗池和位于清洗池旁的加热池,所述加热池的上部设置有晾干区,所述清洗池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的设置方向斜向上,所述清洗池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加热池的底部设置有通电加热线圈,所述晾干区通过支架固定在加热池的上部。
所述加热池的底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漏水孔。
所述晾干区的底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漏水孔。
所述盆体外部设置有外壳。
本申请的优点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盈,未经蒋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1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