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鸡蛋黄油水性凝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0009.1 | 申请日: | 2017-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9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述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述腾 |
主分类号: | A61K35/57 | 分类号: | A61K35/57;A61K9/06;A61P17/02;A61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鸡蛋 黄油 水性 凝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鸡蛋黄油水性凝胶。
背景技术
鸡蛋黄油由鸡蛋卵黄提取,既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鸡蛋黄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多用于烧伤、湿疹、耳脓、疮疡已溃等症,鸡蛋黄油的应用历史较早,唐代《日华子本草》已有“炒取油,和粉敷头疮”的记载。现代研究已证实,鸡蛋黄油对皮肤破损、烧烫伤、哺乳期乳头皴裂、口腔溃疡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提取鸡蛋黄油的方法使得鸡蛋黄油的质量存在较多问题。
目前制取鸡蛋黄油的方法主要为传统干馏法、烘法、氯仿提取法、乙醇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亚临界丙烷萃取法、酶法提取、色谱提取法。传统干馏法和烘法由于高温而生成致癌物苯并芘,存在一定的食用安全性问题,且生产中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环境;氯仿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为工业上所采用的方法,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存在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亚临界丙烷萃取法耗能多,需高压环境,且生产成本高,虽然其分离的产品质量好,成分能达到单一,但此法产量低未实现工业化;酶法提取具有工艺简单的优点,但是产品中基本不含卵磷脂成分;色谱提取法处理量有限,产品成分单一,存在溶剂残留问题。可见,目前鸡蛋油的安全性仍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外用时,存在通过皮肤破损处被人体吸收的危险,尤其是在哺乳期的乳头皴裂,存在致癌物或有机溶剂被婴儿吸允后吸收的问题,因此不适合应用于哺乳期的乳头皴裂防治。
传统法制备的鸡蛋黄油除安全性存在问题外,还存在油剂使用时有油腻感、易弄污衣物、不易清洗等问题,水性凝胶剂是取代油剂的更好剂型,具有无油腻感、易清洗等优点,已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本发明一种医用鸡蛋黄油水性凝胶正是为了解决目前鸡蛋黄油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其使用缺点而产生。
目前对鸡蛋黄油凝胶也有所报道,比如申请号为201210163986.5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含蛋黄油的保湿微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由蛋黄油1%~10%、表面活性剂2%~20%、助表面活性剂6%~30%、仿生保湿剂0.1%~10%、凝胶基质0.02%~2%、防腐剂0.2%~0.8%和余量的水,蛋黄油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制备,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属于化妆品加工技术领域,不能用于医药领域。又如,申请号为201510591942.6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医治小儿湿疹的凝胶制剂”,包含蛋黄油20~40份、黄柏50~80份、薄荷脑1~4份、冰片1~2份,采用传统方法生产的蛋黄油,存在含有致癌物及有机溶剂的潜在问题,使用安全性不能充分保证。再如,申请号为01145168.8的中国发明专利 “乳裂膏”, 其特征在于,它以蛋黄 油、鹿角、炉甘石、青黛制成,其蛋黄油是炼取的,因此存在致癌物苯并芘,存在使用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鸡蛋黄油水性凝胶,此水性凝胶具有安全、无毒、不油腻、易清洗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鸡蛋黄油水性凝胶,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原料,按下述质量百分比进行配制:
安全性鸡蛋黄油20~50%、乳化剂0.5~6%、水性凝胶基质0.02%~5%、纯化水补齐至100%。
所述的乳化剂包含但不限于D-甘露糖醇,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磷脂,乳糖醇,山梨糖醇,辛、癸酸甘油酯,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羟丙基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水性凝胶包含但不限于甘油、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卡波姆、海藻酸盐、明胶、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安全性鸡蛋黄油按以下步骤进行生产:
(1)鲜鸡蛋黄备料:挑选新鲜度≥72Ha的鸡蛋使用设备进行蛋黄与蛋清分离,收集卵黄膜未破裂、形态完整的蛋黄;
(2)超声预处理:将蛋黄进行超声波处理,处理频率25~50kHz,处理时间5~15min,以增加卵膜的通透性及破坏蛋黄中蛋白和脂类的乳化稳定性;
(3)热-冷处理:对超声波处理完的鸡蛋黄进行热-冷处理,采用热风加热,温度45~55℃,保持10~20min,后进行冷藏处理,处理温度5~8℃,保持20~30min,以进一步破坏蛋黄中蛋白和脂类的乳化稳定性;
(4)配置腌制液:将质量分数为1~40%的食品级渗透压调节剂、0.1~10%食品级酸度调节剂、0.1~5%食品级抗氧化剂、纯化水补齐至100%,搅拌溶解后,进行煮沸灭菌,放凉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述腾,未经马述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0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了酶的蛋壳膜的溶解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粒毛盘菌黑色素作为降血脂药物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