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9445.7 | 申请日: | 2017-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3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邱诗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华正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06 | 分类号: | B41F9/06;B41F3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杨艳珊;陈岑 |
地址: | 325899 浙江省温州市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桶 凹版印刷机 转轴 油墨循环 扰动板 转盘 气动隔膜泵 进油管道 出油口 进油口 油墨盘 支撑杆 技术方案要点 同一水平位置 出油管道 对称设置 周向均布 轴向水平 轴向轴承 转轴径向 粘稠度 结痂 油墨 对称 缓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属于凹版印刷机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能够缓解墨桶中油墨粘稠度变高、结痂的现象。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油墨盘和墨桶,所述油墨盘上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处连接有气动隔膜泵,墨桶轴向水平放置,所述墨桶中部轴向轴承连接有转轴,上述转轴上对称设置有一对转盘,所述转盘包括周向均布在转轴上的若干支撑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转盘上且相互对称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扰动板且扰动板沿转轴径向设置,所述墨桶上部设置有和出油口连接的进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位于和转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扰动板的正上方,所述墨桶的下部设置有和气动隔膜泵连接的出油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凹版印刷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机是使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印版的图文部分凹陷,而空白部分与印版滚筒的外圆在同一平面上。通过对印版下凹的图文部分涂敷油墨,利用刮墨刀或其他方式去除多余的油墨,然后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油墨被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过程。凹版印刷层次清晰、墨层厚实鲜艳、墨色均匀、能够真实再现原稿效果,而且印刷速度快,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印刷方式之一。
凹版印刷机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保持其油墨盘中的油墨的良好的流动性,从而避免因油墨的沉淀和黏结导致的印刷品印刷质量较差的现象。而企业内通常都会采用在油墨盘下外设周转桶加输料泵的方式对油墨盘进行循环输送油墨,以此让油墨始终保持良好的流动性。
例如,公告号为CN204773979U的中国专利供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用油墨循环装置,包括均由塑料制成的墨槽与墨桶;所述墨槽底部的排墨口与溢墨口分别通过排墨管与溢墨管连通墨桶;所述墨桶还通过带有气动隔膜泵的进墨管与墨槽接通;所述墨桶内部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网并且墨桶底部设有排放口。这种循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墨槽中的油墨导入墨桶中,然后再用气动隔膜泵抽出,其存在以下缺点:大量的油墨进入到墨桶中后,仅在气动隔膜泵所在区域的油墨会产生流动,而墨桶的其它区域几乎不会产生流动,这就使得墨桶中大部分的油墨会产生沉淀、黏结,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油墨的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能够缓解墨桶中油墨粘稠度变高、结痂的现象。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油墨盘和墨桶,所述油墨盘上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处连接有气动隔膜泵,其特征是:所述墨桶轴向水平放置,所述墨桶中部轴向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周向均布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转轴的端部沿转轴轴向设置有扰动板,所述墨桶上部设置有和出油口连接的进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位于和转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扰动板的正上方,所述墨桶的下部设置有和气动隔膜泵连接的出油管道。
通过上述方案,油墨盘中的油墨从出油口处经过进油管道进入墨桶中,然后大量的油墨流到进油管道正下方的扰动板上让扰动板绕着转轴不停的转动,转动的扰动板又会将油墨倾倒在墨桶中并储存在墨桶底部并浸没处于墨桶底部的扰动板,而墨桶底部的扰动板会向上转动并将油墨扬起,从而利用油墨落入墨桶时的势能带动扰动板转动来对墨桶中的油墨进行搅拌,提高其流动性,避免墨桶中油墨的黏结。而后墨桶中的油墨经由气动隔膜泵在其的吸入到油墨盘中进行再利用,如此往复。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内沿支撑杆轴向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空腔体积的水。
通过上述方案,当位于进油管道正下方的扰动板向下转动时,用于连接该扰动板的支撑杆内的水将会向下流动并充盈在其连接扰动板处的端部,从而该支撑杆的转矩变大,有利于支撑杆带动扰动板转动;而当支撑杆转动至进油管道另一侧并高于转轴后,支撑杆内的水会向转轴的方向流动,使得该处支撑杆的转矩变小,能够更加轻易的被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扰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储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华正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华正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9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卸料的电控永磁吸盘
- 下一篇:化成箔接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