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体端面的通孔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9285.6 | 申请日: | 2017-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6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贺;胡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班尼戈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41/00 | 分类号: | B23Q41/00;B23B39/22;B23B47/2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体 端面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体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体端面的通孔加工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工业生产中,阀体的通孔加工装置每次只能对一个端面进行加工作业,加工完一个端面后,需要人工将加工好的阀体端面拆下,将下一个未加工的阀体端面安装到加工装置上,这种工作方法自动化程度比较低,难以适应流水线中的高效率工作环境,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且打孔作业后,车削下的废屑到处散落,影响生产环境,废屑落入机器中还容易造成生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阀体端面的通孔加工装置,同一台装置同时对两个端面进行打孔作业,拆卸钢绳更加省时省力的完成阀体端面的拆卸工作,保证阀体的加工质量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收料盘可以将车削废屑及时收集处理,保持生产环境的整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阀体端面的通孔加工装置,包括基座、打孔台、打孔机构、驱动电机和控制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打孔台和打孔机构,所述打孔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打孔机构左右对称的安装在打孔台的两侧,所述两个打孔机构相互配合,所述驱动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安装在基座两侧的侧壁上,所述两个驱动电机分别与两个打孔机构相互配合,所述打孔机构包括驱动板、驱动台、水平连接板、打孔驱动箱、打孔气缸和打孔电机,所述驱动板安装固定在基座上,所述驱动板与驱动电机相互配合,所述驱动台可滑动的安装在驱动板上,所述驱动台的侧壁上设有滑轨,所述基座上设有滑轨定位块,所述滑轨与滑轨定位块相互配合,所述驱动台上设有用于安装打孔驱动箱的水平连接板,所述打孔驱动箱安装固定在在水平连接板上,所述打孔驱动箱与打孔气缸相连,所述打孔气缸上设有打孔电机,所述打孔气缸与打孔电机相互配合,所述打孔电机与控制机构相连,所述打孔驱动箱上设有可拆卸的竖直连接板,所述竖直连接板上设有若干根固定辊和若干根打孔轴,所述打孔轴上设有打孔钻头,所述竖直连接板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一拉环,所述打孔台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拉环,所述第二拉环上设有拆卸钢绳,所述拆卸钢绳的一端设有拆卸挂钩,所述拆卸挂钩与第一拉环相互配合,所述基座上还设有控制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打孔台上还设有两个收料盘,所述两个收料盘分别位于两个打孔机构的打孔钻头下方,所述收料盘与打孔钻头相互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机构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位于右侧打孔机构的前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两个打孔机构同时对阀体端面的通孔进行加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驱动板、驱动台、滑轨、滑轨定位块与基座的相互配合,打孔机构能够在驱动板上来回移动到所需要的作业位置,操作方便;打孔驱动箱上的竖直连接板可拆卸,打孔完成后,通过拆卸钢绳和拆卸挂钩与两个拆卸拉环的配合,将竖直连接板连同阀体端面一同拆卸下来,省时省力,保证生产加工的精度,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通过收料盘可以将车削废屑及时收集处理,保持生产环境的整洁,避免发生生产事故。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阀体端面的通孔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打孔台、3-打孔机构、4-驱动电机、5-控制机构、11-滑轨定位块、21-第二拉环、22-收料盘、211-拆卸钢绳、212-拆卸挂钩、31-驱动板、32-驱动台、33-水平连接板、34-打孔驱动箱、35-打孔气缸、36-打孔电机、321-滑轨、341-竖直连接板、3411-固定辊、3412-打孔轴、3413-打孔钻头、3414-第一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班尼戈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班尼戈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9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