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7745.1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1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特伦斯·F·李托;周志贤;赵欣;杨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配合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QSFP-DD规范修订0.1公布了一个设有八条通道的1x1QSFP-DD(QUAD SMALL FORM FACTOR PLUGGABLE DOUBLE DENSITY)模组。QSFP的每条通道运行速率在25Gbit/s或50Gbit/s,因此QSFP-DD模组支持200Gbit/s或400Gbit/s速率的以太网应用。QSFP-DD模组设有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四排端子。每个端子设有焊接部。上两排端子的焊接部在纵向方向上与下两排端子的焊接部偏移。申请人在2016年7月26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号US 62/367,098和2016年9月23日临时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号US 62/399,272涉及一种FP5的连接器组件。因为QSFP-DD的插头和插座与FP5的插头和插座有类似的界面。因此,需要防止两者之间的误插。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类似的连接器组件误插的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插座连接器和与插座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收容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插入壳体以与端子连接,所述壳体包括上舌板及位于上舌板下方的下舌板,所述上舌板和下舌板中均至少形成一个槽或一个凸肋,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相应的槽配合的凸肋或与相应的凸肋配合的槽,以防止误插。
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中上舌板和下舌板中均至少形成一个槽或一个凸肋,通过凸肋与槽配合,可以起到防止误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设有适于与插座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前视图。
图2是设有适于与插座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前视图,其为符合本发明设有不同形状EMI屏蔽块的第一实施例。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前视图,其中,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分离。
图4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前视图,其中,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分离。
图5是图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中的EMI屏蔽块的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的插头连接器中的EMI屏蔽块的立体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插头连接器中的EMI屏蔽块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是图4所示的插头连接器EMI屏蔽块从插头连接器本体中移除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10是符合电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收容插座连接器的外壳被移除。
图12是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配合。
图13是图12所示的插头连接器前部向下的立体图,其中,上浮动壳体被移除。
图14是图1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前部向下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向下的分解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插头连接器向上的分解图。
图17是图15所示设有上固定壳体的插头连接器前部向下的立体图,其中,上浮动壳体被移除。
图18是图15所示设有上固定壳体的插头连接器后部向下的立体图,其中,上浮动壳体被移除。
图19是图17所示设有上固定壳体的电路板和外壳前部向下的立体图,其中,上浮动壳体被移除。
图20是图19所示设有上固定壳体的电路板和外壳后部向下的立体图,其中,上浮动壳体被移除。
图21是在制造过程中的电路板组件的上视图,其中,每个印刷电路板被用于图10所示的插头电连接器内。
图22是图21所示的电路板组件的下视图。
图23是展示电路板与插座连接器配合的示意图。
图24是另一种展示电路板与插座连接器配合的示意图。
图25是图10所示设有与插头连接器配合的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器在前后方向上沿中心垂直面方向的剖视图。
图26是图10所示的插头连接器沿横向垂直平面方向的剖视图。
图27是图10所示的插头连接器沿横向垂直平面方向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7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既可降温又安全的饮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降温的饮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