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定时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6082.1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1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聪;陈叔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韦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2 | 分类号: | G05D23/32;G08C17/02;G08C2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定时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时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温度定时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大部分都会使用一些加热设备或者制冷设备,比如空调,现在一般调节温度的方式是将加热设备或者制冷设备设置成恒温,但是这个过程中这些设备还在运行,很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测量温度定时开关的温度定时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度定时控制器,包括外壳、显示屏、操作按钮、指示灯、微处理器、定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外壳上部,所述操作按钮安装于显示屏下方,所述指示灯安装于所述操作按钮一端,所述微处理器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定时模块、所述操作按钮、所述指示灯、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外壳下部设置有插头,所述外壳上部还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安装槽内可拆卸安装不同型号的电源母插座,所述电源母插座与所述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定时器还包括备用电池组,所述备用电池组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的电池安装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微处理器采用可编程的单片机处理器。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母插座上设置有旋转式固定槽,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旋转式固定槽与固定块配合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定时器还设置有WiFi模块和红外线发射模块,所述WiFi模块和所述红外线发射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按钮包括复位按钮、加减按钮、开关按钮和设置按钮。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为可触摸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定时器还包括电量测量装置,所述电量测量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度定时控制器,包括外壳、显示屏、操作按钮、指示灯、微处理器、定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外壳上部,所述操作按钮安装于显示屏下方,所述指示灯安装于所述操作按钮一端,所述微处理器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定时模块、所述操作按钮、所述指示灯、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外壳下部设置有插头,所述外壳上部还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安装槽内可拆卸安装不同型号的电源母插座,所述电源母插座与所述连接端子电性连接;本发明可对外界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外界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时,可将加热或者制冷设备进行断电或者通电处理,并且本发明还设置有定时模块,可预订时间开启或者关闭加热或者制冷设备,本发明还可通过自动打开、关闭加热、制冷设备对环境进行恒温控制,已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还有本发明的电源母插座是可以更换的,可更换不同型号、不同国家的插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隐藏电源母插座后的正面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框架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供电电路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
外壳--1,显示屏--2,操作按钮--3,复位按钮--31,加减按钮--32,开关按钮--33,设置按钮--34,指示灯--4,微处理器--5,定时模块--6,温度传感器--7,插头--8,安装槽--9,连接端子--10,电源母插座--11,备用电池组--12,电池安装槽--13,旋转式固定槽--14,固定块--15,WiFi模块--16,红外线发射模块--17,电量测量装置--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韦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韦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6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