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库岸边坡的复合抗滑桩墙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2122.5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3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涛;刘亚洲;於李军;苏爱军;权锋;李德伟;尹先忠;饶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E02D5/34;E02D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振玉 |
地址: | 4300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岸边 复合 抗滑桩墙支挡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库岸涉水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库岸边坡的复合抗滑桩墙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电建设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如已建成的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但三峡等水利工程在带给我们防洪、发电等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加剧了库区的地质灾害,其中水库塌岸就是最常见的工程地质灾害之一。目前常用的库岸边坡治理措施多和山区边坡类似,如削坡卸载、抗滑桩、挡土墙等。由于库岸边坡为涉水边坡且水位受水库蓄水位运行影响变化较大,当库岸边坡治理范围位于水位以下且滑坡体(塌岸)深度较大时,采用削坡卸载、抗滑桩、挡土墙等治理措施需要在水位以下实施,现有技术中,基坑开挖止水难度大,成本高且施工风险大,因此对于库岸边坡尤其是强透水岩土体库岸边坡需要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施工作业面小,适用于涉水边坡,特别是强透水岩土体库岸边坡的复合抗滑桩墙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库岸边坡的复合抗滑桩墙支挡结构,包括抗滑桩群和挡土墙,所述抗滑桩群竖直设置在所述挡土墙与库岸边坡坡面之间并支撑所述挡土墙,且所述抗滑桩群的上端与所述挡土墙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抗滑桩群的下端嵌固在库岸边坡滑带以下的抗滑地层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复合抗滑桩墙支挡结构,通过将所述滑桩群嵌固设置在库岸边坡滑带以下的抗滑地层内,可以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采用桩顶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的方式,使下部的注浆式抗滑桩群与桩周土体形成一体,并与上部重力式挡土墙联结,组成复合式抗滑桩墙,整体性好,从结构上优化了空间效应使受力更为合理。另外,结构施工不需大规模开挖,机械施工作业面小,施工速度快,安全性好,尤其是应急抢险治理工程更加快速可靠。该结构不仅经济性好,受力性能好,而且抗滑能力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抗滑桩群包括多个灌注桩和多个旋喷桩,所述多个灌注桩和多个旋喷桩平行交错阵列设置,所述多个灌注桩的上端分别向上伸入到所述挡土墙内,所述多个旋喷桩的顶端与所述挡土墙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灌注桩和多个旋喷桩的下端分别向下嵌固在库岸边坡滑带以下的抗滑地层内,且所述灌注桩位于所述滑地层的长度大于所述旋喷桩位于所述抗滑地层内的长度。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灌注桩及旋喷桩能很好的提高复合地基土的整体刚度,灌注桩深度嵌入库岸边坡滑带以下的抗滑地层内,旋喷桩伸入库岸边坡滑带以下保证灌注桩的成桩质量,从结构上优化了空间效应,使受力更为合理。
进一步:所述灌注桩由H型钢和水泥砂浆浇筑制成,且所述H型钢的上端锚入所述挡土墙内,所述H型钢的下端插入至所述库岸边坡滑带以下的抗滑地层内,所述水泥砂浆的顶端与所述挡土墙的底端固定连接,下端向下伸入库岸边坡滑带以下的抗滑地层内。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H型钢的上端锚入所述挡土墙内,使得所述灌注桩与所述挡土墙牢固连接,保证复合抗滑桩墙支档的整体性,提高整个复合抗滑桩墙支档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挡土墙为由钢筋笼和混凝土石料浇筑制成的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所述钢筋笼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所述H型钢的上端向上伸入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内,且所述钢筋笼与所述H型钢伸入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部分固定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H型钢的上端向上伸入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并将所述钢筋笼与所述H型钢伸入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周边通长满焊,使挡土墙既能起到连梁的作用,提高复合抗滑桩墙支档的整体刚度,又能向抗滑桩群施压,抵抗较大的滑坡推力。
进一步:所述挡土墙外表面涂覆有防水涂料。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挡土墙外表面涂覆防水涂料,以保证挡土墙不受库水及地下水周期性浸泡的影响,提高所述挡土墙的耐腐蚀性,增强所述挡土墙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挡土墙上设有多个单向排水通道,所述多个单向排水通道沿着所述挡土墙的厚度方向阵列分布并贯穿所述挡土墙,所述单向排水通道与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且所述单向排水通道的靠近库渠一端低于靠近库岸边坡内水源一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单向排水通道,可以将库岸边坡内水分排入库渠中,在库渠水位上涨过程中,由于排水孔的单向导通性能,防止库渠内水进入坡体内造成对滑带的浸泡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2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