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话器声学测试装置以及声学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62033.0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9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魏旦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李平英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话器 声学 测试 装置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话器声学测试装置以及受话器声学测试系统,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以及输出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支架、导轨、下压组件以及测试调整装置,该支架上滑动安装导轨,该导轨上固定用于输入测试信号的下压组件,该下压组件通过该测试调节装置调整与被测受话器的对接位置;该输出装置包括测试座,该测试座上开设定位腔和耦合腔,该用于安装被测受话器的定位腔与耦合腔之间设置密封圈。该受话器声学测试装置和系统可实现自动声学测试,测试效率更高,测试结果更准确并且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受话器声学测试装置以及声学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受话器一般是指动铁受话器,其工作原理为:变化的音频电信号馈入音圈,音圈置于一个永磁体磁路的磁隙里,音圈因变化电流产生的变化电磁场力,亦即洛仑兹力的驱动而上下振动,并带动振动膜驱动前后空气,产生声波。
尽管还有很多其它换能原理的受话器类型,但动铁受话器因其较高的性价比,成熟的生产工艺,变化的外形尺寸及引出方式,成为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中音频终端的主流电声器件。
动铁受话器包括外壳、振动膜、与振动膜传动连接的磁力驱动机构以及电路端子,现有技术中,振动膜一般设置于外壳内部并将外壳气密性的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前腔的壁体上设有声孔,声孔连接出声管。
受话器的声学测试是目前受话器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机械的装置将受话器的出声孔、耦合腔以及麦克风密封连接,由信号发生器向受话器输入不同频率的驱动电压,经过声学测试系统计算出声压以及产品的失真度,从而精确判断受话器的性能更,以满足客户对受话器不同的性能要求。
请参考图1,所示为目前受话器的测试装置主要包括驱动装置2和输出装置1。驱动装置包括导电结构。由于受话器产品的性能测试要求不同,该导电结构的要求也不同。该驱动装置2是带有测试输入信号的自由部件。该输出装置1包括耦合腔。在测试时,该驱动装置2需要通过测试针将测试信号输入给受话器3,现有这样的测试操作单纯靠操作员的熟练度手工完成。测试时,手动将受话器3出声管嵌入输出装置的密封圈,完成对被测受话器3的初步固定,将驱动装置2的测试针向被测受话器3推动,使测试针与受话器3的电路端子接触,确定有测试信号后,再按下声学测试系统按钮进行测试。
但是,现有技术的受话器测试装置由于纯粹是手动完成测试,因此测量误差大。并且靠操作员手工推动装置的测试针实现与电路端子的连接,需要操作员花费较长的时间完成对准和确认建立电性连接的工作,由于每次测试针接触点有差异容易造成测试失真或者稳定性差。并且纯手工完成测试和调整位置,使得受话器的生产效率低。并且,现有的受话器测试,对受话器没有充分定位,由于是人工操作测试时测试针容易顶偏,导致受话器外壳划伤,存在产品质量隐患。
因此,现有的受话器声学测试装置以及声学测试系统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自动测试受话器声学特征的受话器声学测试装置和声学测试系统,该装置和系统测试效率更高,测试结果更准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受话器声学测试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以及输出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支架、导轨、下压组件以及测试调整装置,该支架上滑动安装导轨,该导轨上固定用于输入测试信号的下压组件,该下压组件通过该测试调节装置调整与被测受话器的对接位置;该输出装置包括测试座,该测试座上开设定位腔和耦合腔,该用于安装被测受话器的定位腔与耦合腔之间设置密封圈。
该受话器声学测试装置的定位腔的内轮廓与该被测受话器的外形匹配一致,该定位腔的高度小于该被测受话器的高度。
优选的,该定位腔的高度为该被测受话器高度的二分之一。
为了保证时该被测受话器的定位,该测试座具有弹性,该定位腔尺寸略小于被测受话器的外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2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控制器及其运行故障保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电综合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