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61069.7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8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会龙;赵大勇;彭少华;欧阳超波;石俊宝;张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冯小梅,郭方伟 |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集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源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数据中心的发展非常迅速,发展方向趋于大型化和模块化,如何降低热处理能耗是技术发展核心。在此背景下催生各种利用自然冷来降低热处理能耗的模块化冷源系统。现有的冷源系统基于间接蒸发冷凝方式,将室外冷空气与室内热空气通过空空换热器进行交换,将室内热空气冷却后回到室内服务器端冷却,并将空空换热器和间接蒸发冷等模块集成在集装箱中,便于运输和现场对接。
现有冷源系统应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空气-空气换热器效率低,同种冷量输出规格情况下,尺寸比较大,对安装的空间和占地尺寸要求比较高,成本较高;
2、新风引入对空气质量要求高,新风处理成本以及维护成本比较高;
3、相比较传统风冷直膨制冷系统,室内外机现场接管、工程安装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弊端的冷源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其包括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冷凝侧换热模块以及蒸发侧换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箱体侧面上的回风网,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将冷凝侧换热模块换热后的风送出的出风风道;所述冷凝侧换热模块包括与所述回风网连通的冷凝侧冷凝风墙以及与所述冷凝侧冷凝风墙连通的冷凝侧换热器;所述蒸发侧换热模块包括与所述回风网连通的蒸发侧风墙以及与所述蒸发侧风墙连通的蒸发侧换热器;所述冷凝侧换热模块与所述蒸发侧换热模块通过设置管路连接以形成循环回路。
优选地,所述冷凝侧换热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冷凝侧换热器连通的冷凝侧动力模块;所述冷凝侧动力模块包括动力循环附件以及与所述动力循环附件连接的系统循环附件。
优选地,所述冷凝侧换热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冷凝侧动力模块和所述冷凝侧换热器相连通的喷淋模块。
优选地,所述冷凝侧换热器与所述冷凝侧风墙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中或者所述冷凝侧换热器倾斜设置在所述箱体中;所述蒸发侧换热器倾斜设置在所述箱体中。
优选地,所述冷凝侧换热模块的布局呈V字形或者N字形或者倾斜的一字形;所述蒸发侧换热模块的布局呈V字形或者N字形或者倾斜的一字形。
优选地,所述动力循环附件包括压缩机、热管动力泵以及冷却水泵或者冷冻水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系统循环附件包括储液器、和/或节流阀。
优选地,所述蒸发侧换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冷凝侧换热模块的侧面;或,所述蒸发侧换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冷凝侧换热模块的底部;或,所述蒸发侧换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冷凝侧换热模块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冷凝侧冷凝风墙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冷凝侧换热器相对设置的冷凝侧冷凝风机;所述蒸发侧风墙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蒸发侧换热器相对设置的蒸发侧换热风机。
优选地,所述冷凝侧换热器包括被动式热管冷凝器、风冷直膨冷凝器以及乙二醇干冷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蒸发侧换热器包括被动热管蒸发器、冷水盘管以及乙二醇自然冷盘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本发明的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通过将冷凝侧换热模块和蒸发侧换热模块集中在箱体中,并且在箱体的侧面上设置回风网以及在箱体上设置出风风道,实现与冷凝侧换热模块和蒸发侧换热模块的对接,减少了该冷源系统的安装空间和占地面积能够满足空间运输和搬运的要求;而且降低了安装成本。另外,该冷凝侧换热模块通过设置冷凝侧冷凝风墙与回风网连通,还有通过设置冷凝侧换热器将热风转换为冷风,再经冷凝侧冷凝风墙吹出;该蒸发侧换热模块通过设置蒸发侧风墙与回风网连通,还有通过设置蒸发侧换热器将由冷凝侧换热模块换热得到的液体气化,再经过蒸发侧风墙将风吹出;所述冷凝侧换热模块与蒸发侧换热模块通过设置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实现不同冷源的切换减少了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模块化集中冷源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1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