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纳米纤维保鲜膜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9463.7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燕;袁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728;C08B3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纤维 保鲜膜 制备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纳米纤维保鲜膜制备及其应用,包括:改性壳聚糖的微波合成、纺丝液的制备、复合纺丝、应用,本发明方法利用戊二醛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将改性壳聚糖与聚氧乙烯、聚乳酸、交联剂复配成纺丝溶液,然后以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复合纳米纤维保鲜膜。有益效果为:保鲜膜中的抑菌成分可以破坏与之接触的有害微生物的细胞质膜,杀灭微生物,起到抗菌保鲜的功效;复合纳米纤维保鲜膜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纤维均一性好、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复合纳米纤维保鲜膜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不会使果蔬升温腐败,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保鲜膜安全无毒,并且易生物降解,是一种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复合纳米纤维保鲜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鲜膜制备及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纳米纤维保鲜膜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背景
保鲜膜通常是指一类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能够调节被保鲜品周围的氧气含量和水分含量,阻隔空气中的灰尘,延长食品的保鲜期的薄膜状制品。目前市场上常见保鲜膜产品主要有三类: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保鲜膜。这三类都是石油提取的乙烯为母料聚合而成,在“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市售保鲜膜因其较差的降解性在环境中不易分解,导致环保性能欠佳。此外,这些保鲜膜还存在增塑剂安全性问题、标准不够规范、成本较高、新原料新工艺制备的保鲜膜较少等问题。如今,保鲜膜由过去的单一组分向具有多种功能性质的,由多种生物大分子、脂类等制成的复合膜等方向发展,而且要兼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取材低廉环保、保鲜效果好、易生物降解等外在需求。
静电纺丝是一种直接、连续性纳米纤维生产技术,其所生产的纳米纤维在生物医用、防护过滤及食品工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所组成的纤维直径小、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这些特点使其在具备高呼吸性的同时,还有优异的细菌、尘埃阻隔性能,因此将其作为果蔬保鲜包装材料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于保鲜膜的制备技术有很多方法,现有技术如授权公众号为
CN 104974490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保鲜膜、制备及应用,该发明方法以硅酸铝改性聚乳酸薄膜,其中保鲜膜中均匀分散有硅酸铝多孔粉末,硅酸铝多孔粉末含量为5-15wt.%,该保鲜膜具有较高水蒸气透过性、适中的氧气透过率和二氧化碳透过性,还具有乙烯清除性能,但是该发明方法的硅酸铝改性聚乳酸保鲜膜不具备灭菌效果,无法杀灭果蔬表面的有害微生物,因此无法阻挡有害微生物对果蔬的腐败,另外,硅酸铝多孔粉末会脱落而进入果蔬中,被人体吸收后会对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产生影响,会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如记忆力衰退、老年痴呆等,对于儿童而言铝的摄入超标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因此该硅酸铝改性聚乳酸保鲜膜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改性壳聚糖、聚氧乙烯、聚乳酸复合制备纳米纤维保鲜膜的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易控,纳米纤维保鲜膜具有高强度、高效保鲜、抑菌抗菌的优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纳米纤维保鲜膜制备及其应用,包括:改性壳聚糖的微波合成、纺丝液的制备、复合纺丝、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改性壳聚糖的微波合成:准确称量0.40-0.42份壳聚糖溶入20-25份10-l2%的乙酸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另外称量0.1-0.12份苏糖于反应容器中,加入30-50份蒸馏水并缓慢加入2.0-2.2份的25-35%戊二醛溶液进行搅拌,放置于微波反应器中,250-300W微波辐射功率下,于40-42℃、300-350rmp加热搅拌反应20-30分钟;加入壳聚糖乙酸溶液,250-300W微波辐射功率下,于32-35℃、200-230rmp加热搅拌反应35-40分钟后,自然冷却,加入2-3份3-5%氢氧化钠溶液浸泡5-8小时后抽滤,依次用丙酮、乙醚、乙醇、蒸馏水洗涤至中性,低温干燥得到改性壳聚糖;改性壳聚糖合成速率快、转化率高,微波辐射有助于改性,为进一步的纺丝做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9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固不稳定斜坡的h型桩板墙
- 下一篇:一款带螺旋桨的电动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