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器水箱阀门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7940.6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助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30 | 分类号: | E03D1/30;E03D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箱 阀门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便器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便器领域,尤其涉及公开号为CN 104164908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的便器水箱阀门。
上述专利申请技术中,水箱具有两个阀门,阀门结构复杂,控制两个阀门需要两部分作用力,都是通过人体直接对阀门重力传导板的重力作用进行直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便器水箱阀门及设计方法。
本发明便器水箱阀门设计方法,结构简单,成本低。阀门不包括弹簧,阀门回复,通过水压控制,阀门静止时,进水管道水对阀塞末端具有压力作用。而且,本发明是用一个阀门代替背景技术中水箱的两个阀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安装成本,减少两个阀门所占空间,而且,控制本发明阀门的作用力,和控制两个阀门相比,可以大大降低,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对阀门的控制。
本发明阀门包括阀门腔体、阀塞、进出水管道,其特征在于阀门还包括腔体内的两通孔、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一端与便器水箱连通、进出水功能交替应用,第三管道另一端与阀门腔体连通、在腔体上的连通口位于两通孔之间;在靠近阀塞末端通孔外侧的腔体与进水管道连通,另一通孔与阀门顶部之间的腔体与出水管道连通;位于腔体的阀塞,中部段比两端段细,中部段与两通孔及两通孔之间的腔体有流水通道,阀塞两端两段粗的部分与腔体内的两通孔配合形成阻水结构,阀塞与通孔对应密封的粗的两段之间的距离,大于两通孔之间的距离,
阀门闲置时,阀塞中间段与远离阀塞末端的通孔形成流水通道,出水管道与阀塞之间的腔体有流水通道,出水管道通过流水通道实现与第三管道连通,阀塞末端段粗的部分与靠近阀塞末端的通孔形成阻水结构,进水管道与第三管道关闭,
阀门阀塞受压力作用后,阀塞末端远离阀门腔体末端,阀塞中间段与靠近阀塞末端的通孔形成流水通道,进水管道与阀塞之间的腔体有流水通道,进水管道通过流水通道与第三管道实现连通,阀塞远离末端的粗的部分与远离阀塞末端的通孔形成阻水结构,,出水管道与第三管道关闭。
阀塞与阀门通孔形成阻水结构,可以通过两者之间的间隙配合实现密封,也可以在他们上安装密封圈实现,阀塞与通孔对应密封的表面既可以没有锥度,也可以具有锥度。
阀门两通孔既包括大小相同的通孔,也包括大小不同的通孔,既包括不在同一大通孔的两通孔,也包括位于大通孔两端的两个通孔。
本发明阀门为了减少阀门腔体轴向方向尺寸,同时增加阀塞中间细的部分与两通孔之间腔体的流水通道的空间,将阀门腔体内设置两圈凸起:末端凸起206、上端凸起205,且将第一通孔设置在末端凸起上,将第二通孔设置在上端凸起上,将三条管道的其中两条分别穿过通孔周围凸起,使第三管道口、进水管道口、出水管道口在阀门腔体外壁上的连接点中心设计在同一平面或在阀门腔体轴向方向保持最小距离,保证三条管道在腔体上的连通口位置,与通孔相对应的连通口与之前保持不变。
优选方案是:第三管道保持不变,进水管道穿过阀门腔体外壁以及阀门末端凸起,进水管道与腔体的连通口保持不变;出水管道穿过阀门腔体外壁以及阀门上端凸起,出水管道与腔体的连通口保持不变。
同时,本发明通过在阀门腔体连通一液压介质管道,成为液压装置控制阀门。
液压装置控制阀门,可以使阀门控制更加方便,可以使阀门的安装位置可以更加灵活。
本发明液压控制阀门,阀门腔体顶部是缸筒结构203,所述缸筒结构与缸筒结构里边的阀门阀塞是配合的缸筒活塞结构,阀门还包括一液压装置及液压介质管道,液压介质管道与缸筒结构连通,液压介质管道在缸筒结构上的连通口的优选位置是缸筒结构顶部。
本发明液压控制阀门的液压装置包括:缸筒114、第二活塞115、拉杆119、第二压力传导板113、液压介质117、液压介质管道204,第二活塞位于缸筒内,活塞与第二拉杆连接,拉杆穿出缸筒、上端与第二压力传导板连接,缸筒内第二活塞下方是液压介质117,缸筒有液压介质管道204。为了增加第二压力传导板向上回复力,第二活塞115与上部缸筒保持密封,第二活塞下移后,活塞与缸筒上部形成真空区118,。
需要控制阀门时,人体重力作用于第二压力传导板113,具有真空区的液压装置阀门回复,通过水压对阀塞的压力与液压装置真空区的回复力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助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助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7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流引流装置以及排水器
- 下一篇:基于蓝牙通信的智慧洁具处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