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植栽培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6970.5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1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万良菌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种 回收槽 种植栽培 补水箱 回水管 滤水孔 补水 轴套 柱体 灌溉系统 控制柱体 旋转系统 柱体顶部 内底面 杀虫灯 向阳处 伸入 转轴 水泵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种植栽培柱,包括补水箱,补水箱内设有水泵,补水箱顶部通过转轴连有轴套,轴套顶部接有柱体,柱体两侧均匀设有数个栽种盆,所述栽种盆内底部设有栽种基体,栽种盆内底面均匀开有滤水孔,所述柱体顶部设有设有杀虫灯,所述栽种盆下方还设有回收槽,回收槽位于滤水孔正下方,所述回收槽底部连有回水管,回水管伸入补水箱内。本发明旋转系统用于控制柱体的旋转,将趋光的植物放在向阳处,将喜阴植物放在背阴处,灌溉系统能进行自动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栽培柱。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已经有百年多的历史,由于城市化发展,人口的高度密集已给城市环境、资源分配、食物供给带来种种难题,使人们开始担忧生存的压力,将无土栽培技术延伸到立体空间的利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利用空间进行无土栽培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却无法多角度的利用空间进行栽培,最大限度的使用空间。另外,一般植物在浇灌时,常常都是用自来水。但是,普通的植物适宜的水温其实是20°-25°。不同的植物,也对水温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是很多的栽培技术中,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种植栽培柱。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种植栽培柱,包括补水箱,补水箱内设有水泵,补水箱顶部通过转轴连有轴套,轴套顶部接有柱体,柱体两侧均匀设有数个栽种盆,所述栽种盆内底部设有栽种基体,栽种盆内底面均匀开有滤水孔,所述柱体顶部设有设有杀虫灯,所述栽种盆下方还设有回收槽,回收槽位于滤水孔正下方,所述回收槽底部连有回水管,回水管伸入补水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回收槽与回水管连接处设有滤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旋转系统用于控制柱体的旋转,将趋光的植物放在向阳处,将喜阴植物放在背阴处,灌溉系统能进行自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补水管;3、转轴;4、轴套;5、柱体;6、栽种盆;7、栽种基体;8、滤水孔;9、杀虫灯;10、回收槽;11、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种植栽培柱,包括补水箱1,补水箱1内设有水泵,补水箱1顶部通过转轴3连有轴套4,轴套4顶部接有柱体5,柱体5两侧均匀设有数个栽种盆6,所述栽种盆6内底部设有栽种基体7,栽种盆6内底面均匀开有滤水孔8,所述柱体5顶部设有设有杀虫灯9,所述栽种盆6下方还设有回收槽10,回收槽10位于滤水孔8正下方,所述回收槽10底部连有回水管11,回水管11伸入补水箱1内。
作为优选,所述回收槽10与回水管11连接处设有滤网。
本发明旋转系统用于控制柱体的旋转,将趋光的植物放在向阳处,将喜阴植物放在背阴处,灌溉系统能进行自动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万良菌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万良菌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