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6864.7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舒小明;刘立新;张安国;张明杰;宋慧;郑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处理 系统 | ||
1.一种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其至少包括进料装置、等离子体熔炉、二次反应室和净化装置,其中,所述进料装置用于给等离子体熔输送废料,所述等离子体熔炉用于将废料气化或者熔化以将废料转化为合成气体或者熔渣,所述二次反应室用于将等离子体熔炉所输送来的合成气体二次反应转换成可排放气体,所述净化装置用于将次反应室输送来的气体净化以基本去除任何夹带的微粒和/或酸性气体,所述等离子体熔炉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具有接收废料的空腔,所述容器的侧壁设置有进料口;至少两个等离子体电极组件,其中第一等离子体电极组件安装在容器内上部,并在电极组件运行机构的作用下能够在容器内部的空腔中上下移动,第二等离子体电极组件安装在容器内下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等离子体电极组件和第二等离子体电极组件之间设置有呈碗形或盘形的旋转废料支架,且位于进料口之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等离子体电极组件沿碗形或盘形的旋转废料支架的轴线上下运行,以控制容器空腔内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废料支架在支架运行机构的作用下能够绕第一等离子体电极组件的轴线旋转,从而使排入到容器中的废料均匀分布于旋转废料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子系统,所述循环子系统用于将从容器中排出的气体再次导入容器,以对未分解完全的气体再次进行分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呈碗形或盘形的旋转废料支架包括直径略小于容器内腔的直径的圆环齿轮、直径远小于容器内腔直径的圆环,圆环齿轮和圆环平行设置且在它们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圆环平面呈2度到30度夹角的倾斜连接条,如此形成锥台,相邻两倾斜连接条之间沿锥台周向至少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周向连接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呈碗形或盘形的旋转废料支架为斜面与上底面或者下底面呈2度到30度夹角的锥台筒用于盛放液体废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或5所述的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与安装平面呈0度到15度夹角的圆筒形进料室和设置在进料室内并沿进料室的轴线延伸的运输轴(113),沿运输轴周向盘旋设置有凸肋(112),所述运输轴由电机驱动旋转,沿圆柱形筒的周向盘旋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容器(101)的排气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圆筒形进料室的周向盘旋设置的导气管形成圆筒形,在由导气管形成的圆筒的外周设置有保温筒(108)或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所述第一等离子体电极组件至少包括一个电极板和垂直设置在电极板上的多个电极柱,第二等离子体电极组件包括曲面电极,第一等离子体电极组件的多个电极柱的自由端与曲面电极的间距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等离子危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给第一等离子体电极组件中的电极和第二等离子体电极组中的电极提供的电能的直流电源根据电源控制器的指令而提供不同的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8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