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冲击耐压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6430.7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2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卢熹;戴雯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13 | 分类号: | B63B3/13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段 加强筋 半球形外壳 耐压壳体 外壳两侧 抗冲击 花瓣形截面 抗冲击性能 保障设备 截面形状 首尾相连 水下冲击 外壳内部 自行设计 圆心 非接触 花瓣形 耐压壳 受冲击 圆弧线 内置 平行 爆炸 安全 | ||
一种新型抗冲击耐压壳体结构,包括半球形外壳、主体段外壳和加强筋,主体段外壳两侧各有一个半球形外壳,加强筋设置在主体段外壳内,主体段外壳的截面由多个相同的S型圆弧线绕圆心首尾相连形成花瓣形截面,主体段外壳两侧端面为圆形,主体段外壳任意一个平行于中间截面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尺寸与其他不同截面的尺寸不同,主体段外壳由中间的花瓣形截面向两端过渡为圆形,主体段外壳内部的加强筋的形状与加强筋所在主体段外壳的截面相一致,本发明在受到远扬非接触爆炸等水下冲击环境中,可将耐压壳受冲击时的加速度降低从而提高其抗冲击性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人员的安全。并可根据内置物品的大小,自行设计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冲击耐压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抗冲击耐压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水下作业的潜水装备越来越多,耐压外壳作为各个潜水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深水压力,保障着人员与设备的安全。潜水装备在战斗过程中遭受水下爆炸的载荷可以分为接触性爆炸和非接触性爆炸两种。非接触爆炸主要是由于炸药在水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气泡,一般不会使壳体出现破口而发生沉没。但是非接触爆炸时,潜水装备整体将产生剧烈的冲击运动,对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损伤,甚至危及人员生命,严重影响战斗力。
现役的水下作业潜水装备,如潜艇、鱼雷、深潜器等,耐压壳形状主要为柱形结构,虽然流体动力学特性好、易操控,但是很少考虑到耐压壳的抗冲击性能。
火锅中的鸳鸯锅,其中间的隔板不是直的,而是S型的圆弧,仿照这种形状,将耐压壳体由原来的圆形截面改为小半径连续多S型圆弧组成的花瓣形截面,将其受到冲击时的加速度减小10%至20%,提高其抗冲击性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抗冲击耐压壳体结构,针对现役的水下容器耐压外壳遭遇远扬非接触爆炸时抗冲击性能不足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耐压性能,从而在受到远扬非接触爆炸时可以减少对结构内人员与设备的损伤,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抗冲击耐压壳体结构,包括半球形外壳、主体段外壳和加强筋,所述主体段外壳两侧各有一个半球形外壳,所述加强筋设置在主体段外壳内,所述主体段外壳的截面由多个相同的S型圆弧线绕圆心首尾相连形成花瓣形截面,所述S型圆弧线由一个突出部分与一个凹进部分相连而成,所述凹进部分由突出部分对称得到,对称轴为花瓣形截面的大基圆与S型圆弧线相交两点的连线,所述突出部分与凹进部分提供倒角过渡,所述主体段外壳两侧端面为圆形,所述主体段外壳任意一个平行于中间截面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尺寸与其他不同截面的尺寸不同,所述主体段外壳由中间的花瓣形截面向两端过渡为圆形,所述主体段外壳内部的加强筋的形状与加强筋所在主体段外壳的截面相一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段外壳呈现中间大两头小且关于中间截面对称的壳体形状,所述主体段外壳两侧截面为等半径的圆形,两端的半球形外壳半径相同与主体段外壳两侧端面半径一致,本发明主要使用的结构为对称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截面的S型圆弧线有4-10个,本发明每个截面的S型圆弧线有4-10个,相应的每个花瓣占圆周的18°~45°。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主体段外壳中间最大的花瓣形截面的大基圆的半径为R1,小基圆的半径为R3,半球形外壳的半径为R2,R2的范围为0.8R1<R2<0.9R1,S型圆弧线中突出部分为大基圆R1截圆心在小基圆R3上的圆,S型圆弧线中突出部分与凹进部分的半径为R4通过小基圆与圆弧角确定,并由大基圆R1所截得,突出部分的圆心所在的圆为小基圆R3,R3的范围为0.5R1<R3<0.7R1,S型圆弧线中突出部分与凹进部分相连的倒角的半径为r,0.08R3≤r≤0.3R3,经过测试R1、R2、R3、R4和r关系如上结构性能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