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管模具、弯管机及弯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6403.X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9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全胜;殷红;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实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1/07;B21D11/22;B21D5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管模具,包括相同结构且上下配对的上模和下模;上模或下模包括主体,主体上端面内凹形成有L形弯管腔和U形弯管腔,且L形弯管腔和U形弯管腔部分重叠形成共享弯管腔,L形弯管腔的其中一个开口端为共享弯管腔,主体前端面还向外凸出形成有半圆形的凸板,凸板侧面从共享弯管腔的开口端沿凸板圆弧内凹形成有共享弯管腔延伸腔,主体后端面还内凹形成有与共享弯管腔相连通的定位腔,定位腔与所述共享弯管腔中轴线重合;上模和下模上下配合。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弯管机和弯管方法。本发明一次性弯折整个直管,降低了制造时间换热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属于管体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弯管模具;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由该模具构成的弯管机及基于弯管模具的弯管方法。
背景技术
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
不管是何种换热器,其都会使用到换热水管,换热水管一般都是铜管,铜管之间采用U形弯管相互连通。U形弯管加工时,开始都是利用长度一定的直管通过U型弯管模具进行弯折,每次只能弯折一个,不仅较为费时,并且成本高,每次还需要将管体切割成长度一定的小短管进行弯折,极为麻烦,并且每次为了保证弯管后U形弯管的直管的长度,还需要预留多余的长度进行修剪,浪费材料。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弯管模具,该模具可以实现多个U形弯管的弯折,从而解决了以往弯管模具弯管效率低、费时费力且浪费材料的技术问题。同时,基于该弯管模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弯管机及弯管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弯管模具,包括相同结构且上下配对的上模和下模;
所述上模或下模包括主体,主体上端面内凹形成有L形弯管腔和U形弯管腔,L形弯管腔和U形弯管腔的弯折处均为弧形,且L形弯管腔和U形弯管腔部分重叠形成共享弯管腔,所述U形弯管腔的两个开口端位于主体的前端面,所述共享弯管腔的开口端为U形弯管腔的两个开口端中的任意一个,所述L形弯管腔的其中一个开口端为共享弯管腔,所述L形弯管腔的另一个开口端位于主体的左侧面,所述主体前端面还向外凸出形成有半圆形的凸板,凸板侧面从共享弯管腔的开口端沿凸板圆弧内凹形成有共享弯管腔延伸腔,所述主体后端面还内凹形成有与共享弯管腔相连通的定位腔,定位腔与所述共享弯管腔中轴线重合;
所述L形弯管腔、U形弯管腔、共享弯管腔延伸腔及定位腔均为半径和深度相等的半圆形槽;
所述上模和下模上下配合,将L形弯管腔、U形弯管腔、共享弯管腔、共享弯管腔延伸腔及定位腔配合形成完整的圆形管道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体位于凸板的圆心处设置有定位安装孔,所述主体下端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孔;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合模导向销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设计L形弯管腔和U形弯管腔及二者之间公用的共享弯管腔,从而可以与相应的直角管和U形管相匹配,而通过凸板侧面的共享弯管腔延伸腔可实现直管的直角弯折,从而通过定位再弯折的方式,实现直管的蛇形弯折,从而一次性弯折整个直管,最后形成多个规格一样的U形管,从而不仅降低了制造时间,降低了成本,并且浪费材料较少,节约了材料,而且形成的多个U形管基本尺寸相同,便于后续装配使用。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弯管机,包括机体,机体一端设置有送管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弯管结构,所述弯管结构包括固定台,固定台上设置有可圆周转动的回转台,回转台形成有弯管缺口,弯管缺口内设置有上述的弯管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实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实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4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