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6233.5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3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昂;李福洪;朱述群;谢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大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16 | 分类号: | E21D23/1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煤矿综采液压支架,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阀。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综采液压支架的大规模的实施和发展,综采工作对液压支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样就对保护支架液压油缸的安全阀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对安全阀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了更一步的要求,当来自液压支架顶部的压力造成被动力时,安全阀能否在承受高压的情况下,短时间及时充分稳定的卸荷直接影响支架的使用寿命和支护安全。它不仅会损害密封件、管道和液压元件,而且还会引起震动和噪声;有时使某些压力控制的液压元件产生误差。
目前使用的安全阀,主要包括阀壳、阀体、阀芯、阀套、复位弹簧、弹簧座和调压螺丝。在阀壳内部弹簧腔中,复位弹簧一端抵在与阀壳为螺纹连接的调压螺丝上,另一端抵在可移动的弹簧座上。阀体插入阀壳另一端且与阀壳为螺纹连接,阀体内部设有用于容纳阀套的空腔,阀芯位于阀套内,阀芯的端部与弹簧座接触,用于推动弹簧座移动实现安全阀的开启。
现有安全阀的溢流通道是采用环绕设置于阀芯侧壁上的过液孔,过液孔孔径小,导致安全阀的排液流量小,流量损失大,卸荷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阀,目的是提高排液流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安全阀,包括阀壳、阀体、可移动设置的阀芯以及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内部且用于对所述阀芯起限位作用的压紧螺丝,阀芯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进液段和导向段,进液段的外直径大于导向段的外直径,进液段上设有过液孔。
所述压紧螺丝与所述阀体为螺纹连接。
所述进液段和导向段为同轴固定连接,进液段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所述过液孔为在进液段的侧壁上沿径向贯穿设置的圆孔。
所述阀体上设有排液孔,所述压紧螺丝上设有用于使所述过液孔与排液孔连通以将从过液孔中流出的液体引导至排液孔的卸荷孔。
所述进液段的内部具有让液体进入且与所述阀体内设置的进液孔连通的进液腔,所述过液孔位于进液腔的径向上且过液孔与进液腔连通。
所述进液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导向段的长度。
所述进液腔的直径为11.2mm,所述过液孔的直径为2.2mm,所述进液段的外直径为13mm。
所述压紧螺丝的内部具有容纳所述进液段的第一导向腔和容纳所述导向段的第二导向腔,第一导向腔的直径大于第二导向腔的直径。
所述进液段与所述压紧螺丝之间设有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套在进液段上的第一密封圈和套在第一密封圈上的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材质为复合塑料,第二密封圈为O形圈。
本发明的安全阀,通过压紧螺丝对阀芯进行轴向限位,阀芯上的限位结构位于压紧螺丝的内部且与压紧螺丝相配合,这样对阀芯的进液段的壁厚要求降低,阀芯的进液段的内腔可以设置的较大,阀芯的过液流量大,有利于提高安全阀的排液流量,提高了安全阀的卸荷能力。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安全阀的剖视图;
图2是阀芯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阀芯的剖视图;
图4是压紧螺丝的剖视图;
图5是阀体的剖视图;
图6是弹簧座的剖视图;
图7是另一种结构阀芯的剖视图;
图8是第一过液孔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是第二过液孔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调压螺丝;2、阀壳;3、弹簧座;301、第一凸台;302、导向块;303、第二凸台;304、第一接触面;305、第二接触面;4、复位弹簧;5、压紧螺丝;501、第一导向腔;502、第二导向腔;503、卸荷孔;504、卸荷腔;505、限位面;6、阀芯;601、进液段;602、导向段;603、进液腔;604、第一过液孔;605、第二过液孔;606、过液孔;7、阀体;701、排液孔;702、进液孔;703、第一容置腔;704、第二容置腔;8、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大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鸿大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理相变恒温床垫
- 下一篇:一种新式双孔坐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