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6022.1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肖伟宏;廖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21/00;H01Q2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天线 馈电 网络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包括:带状线腔体结构和微带线电路;微带线电路设置于反射板的正面,且与反射板平行,微带线电路内包括第一导体带和介质基片,微带线电路与反射板的正面连接,介质基片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带和反射板中间;带状线腔体结构设置于反射板的反面,反射板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带状线腔体结构内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导体带;带状线腔体结构设置于反射板的反面,第二导体带穿过第一避让孔与微带线电路内的第一导体带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及基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与生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设备发展、技术进步,远距离通信需求对天线增益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多个天线组成阵列可以有效增大天线的电尺寸,进而提供更高的增益。
当前,常规的基站天线如图1所示,天线罩内部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辐射阵列单元101,用于约束定向的反射板102,安装在反射板上给辐射单元提供幅度相位的馈电网络。
在图1的常规结构中,例如,该馈电网络一般包含移相器103等器件,在反射板的正面设置辐射单元,在反射板的背面设置移相器,该移相器与辐射单元间用同轴线缆104进行连接。此种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阵列排布,但是,在反射板的背面进行器件布局,对于多阵列天线,容易出现多阵列情况下线缆多、装配复杂、馈电网络布局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基站天线及基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馈电网络及基站天线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与生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的馈电网络,包括带状线腔体结构和微带线电路;微带线电路设置于反射板的正面,且与反射板平行,微带线电路内包括第一导体带和介质基片,微带线电路与反射板的正面连接,介质基片位于导体和反射板中间;带状线腔体结构设置于反射板的反面,反射板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带状线腔体结构内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导体带;带状线腔体结构设置于反射板的反面,第二导体带穿过第一避让孔与微带线电路内的第一导体带连接;该第二导体带与微带线电路内的第一导体带的连接点的位置为信号输出端口;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反射板上设置第一避让孔使得带状线中的第二导体带能够穿过该反射板并且顺利进行近似无损耗的馈电。该馈电结构布局规整,信号输出端口数量较少,尤其是当基站天线包括多个天线阵列时,节省装配空间,馈电网络布局规整,易于大规模生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带状线腔体结构包括腔体结构和第二导体带,腔体结构包括第一接地板,第二接地板和挡板,第一接地板的第一端与反射板垂直连接,第二接地板的第一端与反射板垂直连接,挡板的一端与第一接地板的第二端连接,挡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地板的第二端连接。由反射板、第一接地板、第二接地板和挡板组成一个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为封闭的腔体结构,该挡板用于封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板包括至少一个缝隙;该缝隙的形状为矩形形状,该缝隙的延伸方向为信号输入的方向,该矩形缝隙的位置与该第二导体带的位置相对应。该缝隙利于该阵列天线的整体装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带状线腔体结构内包含移相器,移相器包含滑动介质、第二导体带和腔体结构;第二导体带上具有功分节,滑动介质覆盖在功分节周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透硅通孔结构的形成方法以及集成电路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天线连接结构及终端